神經質上司如何毀了你和公司的?
盡管到現在為止描述的畫面都很黯淡,但是神經質騙子癥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人類境況(human condition)。消滅神經質騙子癥,早期預防是關鍵。如果父母認識到對孩子期望過高有很多壞處,那么孩子以后就不會經歷那么多痛苦。后期診斷出神經質騙子癥,也是有治療方法的。經驗表明,心理治療干預和領導力輔導對改變扭曲的自我認識非常有效。
神經質騙子覺得自己愚弄了大家,還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想的那樣聰明能干。他們把自己的成功歸因于運氣、勤奮,或者其他膚淺的外部因素,比如,長得好看。有些神經質騙子勤奮得令人難以置信,時刻繃著一根弦。他們不相信自己真的有才干、有能力,他們總是擔心自己的騙局被揭穿,還擔心自己會辜負大家的期望,然后遭到大家的唾棄。
神經質騙子可能會毀掉自己一心想取悅的組織。他們敬業負責、追求卓越,這對組織里的其他人是很好的榜樣。然而,因為他們如此渴望成功,所以他們可能變得沒有耐心、待人粗暴。因為他們對自己極為苛刻,所以他們對別人也很嚴。他們把員工逼得太緊,也許會讓組織彌漫著“白色恐怖”,這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組織出現高離職率、高缺勤率以及其他不良癥狀。此外,他們那么賣力地工作,會威脅到別人。而且,因為沒人指導他們如何做一個有效的領導者,所以他們一般在領導力開發、接班人培養方面做得不太好。
然而,更糟糕的是,神經質騙子的領導風格可能會對決策制定造成不良影響。有些覺得自己是騙子的經理人害怕相信自己的判斷,這種過度謹慎的態度容易傳遍整個公司。例如,神經質騙子CEO也許會壓制員工的企業家精神。如果他連自己的直覺都不相信,他為什么要相信別人的?
諷刺的是(很多戰略咨詢顧問也是神經質騙子),神經質騙子CEO們可能還會對咨詢公司上癮,因為他們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提供安慰,減輕不安感。當然,咨詢公司是有用的,但是,神經質騙子很容易變成被顧問操縱的木偶。例如,拉爾夫·戈登,一家全球工程公司的CEO,就是這樣的。在我的一個學習班上的一次小組討論中,戈登解釋說,往工程方向發展實際上并不是他自己的選擇,而是他父親的選擇。戈登向父親做出讓步,接受父親的安排,進入商界,但是在公司里工作,他從未覺得自在過。戈登做上高管后,就開始依賴顧問,而有些顧問利用他的不安感狠狠地宰他。顧問簡直就像毒品,不僅讓他損失了很多錢,而且讓他產生了依賴感。
如果神經質騙子所在組織是“敗則罰”型,那么以上行為模式將尤為突出。如果企業文化不允許犯錯,那么領導者的焦慮感就會更嚴重,更可能出現神經質行為。
看看琳·奧韋爾,她起初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后來跳槽到一家著名的媒體公司。做顧問時,她一直表現出色,但是,到媒體公司負責歐洲分公司后,情況就變了。盡管奧韋爾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創意層出不窮,但是她害怕失敗,于是采取了一種似乎與企業文化恰恰相反的管理方式。例如,媒體公司一直提倡分權化管理,但是奧韋爾卻在歐洲分公司實行集權化管理。但是,真正激起眾怒的是,她把大部分事情的決策權都抓在自己手中。她追求完美,要求立即得到結果,這意味著她厭惡授權,她的團隊生產率受到損害、創造力遭到扼殺。奧韋爾的領導方式讓同事們擔心,而且,她渾身是刺(聽不進批評,不管是真正的還是感覺到的)的態度惹惱了很多同事。若是有人質疑她的建議、報告或決定,她就立即進入防御狀態、惡語相向。此外,因為擔心別人發現她能力不足,所以她每次開會前都要準備很長時間,企圖把別人可能提出的問題都想好。這樣小心翼翼地準備,她就必須更勤奮,加班加點地工作,周末也很少休息,而且,她希望別人和她一樣勤奮。
奧韋爾的騙子感深深傷害了組織。漸漸地,奧韋爾的團隊中陸續有人申請調到其他部門,還有一些人在悄悄地準備跳槽。留下來的人也對奧韋爾懷有敵意,被動地應付她,他們認為與她理論純屬浪費精力,于是把所有決定都留給她做,不管她做什么決定都既不反對也不好好執行。結果,曾經是行業龍頭的歐洲分公司每況愈下,年底利潤率降至為零,讓公司坐實了奧韋爾確實無能的想法。最后,歐洲分公司賣給了一家競爭對手。奧韋爾的神經質不僅毀了她自己的前途,而且毀了一家本來運行得很好的公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