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鞋企前行擁有的六大優勢
鞋業是溫州產業結構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因此,溫州得名“中國鞋都”。
在后危機時代,在資本市場上失去了先發優勢的溫州鞋業快速發展遇到了阻力,6000家鞋企只剩下2000家,一些專家開始拋出了所謂的溫州鞋業“衰退說”,一時間,密云四起。
日前,筆者譚儒通過三年時間對溫州鞋業進行調研得知,盡管溫州鞋業遭遇到了許多發展瓶頸,但其前行之態不容置疑。溫州鞋企前行擁有六大優勢。優勢一:歷史悠久,傳統產業
說到中國鞋業不能不說具有800多年制鞋歷史的溫州,說到溫州不能不提中國鞋王、吉爾達創始人余阿壽先生。在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大轉軌的歷史時期,敢為天下先的余阿壽在溫州西門租下40平方米的民房,開始招收學徒,率先辦起家庭作坊式鞋廠,當時日產皮鞋二三十雙。余阿壽技術好,講誠信,慢慢在街上有了名氣,市民尊稱他為“皮鞋壽”。
由于家庭作坊的鞋子生產模式所需成本低、流程簡單、收效快,很快在溫州風靡一時。余阿壽很快意識到,這種生產模式主要是訂單加工,產品沒有牌子,難以發展成大規模。于是,余阿壽開始走規模化生產的道路。1982年,余阿壽創辦溫州康達皮鞋廠,工人上百,日產皮鞋數百雙,生產能力遠遠超過了家庭作坊。在余阿壽的榜樣作用下,溫州鞋廠如雨后春筍,鼎盛期達到了6000多家,鞋類生產總量占全國25%以上。配套廠家多如牛毛,達2500多家,形成了一條龍服務;鞋業人才聚集,技術型人才儲備充裕;中國鞋都品牌影響力波及全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客商……
優勢二:政府支持,企業專注
東南沿海地區是中國鞋業的集散地,進入后危機時代,土地的升值、原材料漲價、人力成本上升,鞋業在這片“發達”的區域里受到了冷遇。廣東省委省政府率先作出了推動經濟“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東莞等地的鞋企開始規模化向北向西大遷徙。
在溫州產業結構中,鞋業不僅是支柱產業,而且是最重要的產業,溫州政府雖然對鞋業也提出了轉型升級的要求,但是一直不離不棄。每個規模的鞋企都有市委市府領導專人對口幫助。在吉爾達鞋業公司,溫州市委常委、市府副市長多次到吉爾達現場辦公,解決企業發展的困惑和困難,為企業保駕護航,還下派了專職的黨建指導員指導企業黨建工作。
9月20日,北大副校長海聞教授在“中國經濟走向與溫州未來”高峰論壇上稱:“就算是傳統的制鞋等企業,也并不一定要參與轉型升級。”顯然,在溫州鞋業轉型并非是唯一的出路。
吉爾達30年專注做鞋,一心一意地打造精致鞋品,所以有精力不斷地深煉內功,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皮鞋的科技含量和鞋品質量,為企業跨越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優勢三:目標一致,人才濟濟
《吳子•治兵》曰:“與之安,與之危,其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當,名曰父子之兵。”中國有句老話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溫州鞋業多半是家族企業,管理層雖然意見不盡相同,但創業的目標是絕對一致的。家庭的利益把管理層捆綁在了一起,他們勵精圖治,一心一意,努力打造著吉爾達未來揚帆遠航的“航空母艦”。
吉爾達也是一個子承父業的鞋企,所有者親緣很近,創業目標完全一致。在經理層中,吉爾達擁有了一流的人才隊伍:負責營銷的是有十多年鞋業營銷經驗的營銷專家;外貿和開發的管理者曾經在知名的國際公司司職同樣的工作;生產管理者來自于中國著名的鞋業的工廠,他將原工廠的精益生產模式有機地移植到了吉爾達;行政工作由黨的書記親自把關,他是吉爾達獲得“活力和諧企業”的主要建設者……目前,吉爾達擁有的“名家名師”、高級經營師、財金作家等各類專家人數占員工3%以上,他們是吉爾達未來跨越的一股重要力量。
優勢四:自主品牌,真皮鞋王
2009年4月29日,在中國真皮標志實施15年的慶典上,中國皮革協會隆重推出的“2009年度真皮標志排頭品牌”中,“中國真皮領先鞋王”共有八個,溫州品牌吉爾達、奧康、康奈占了三席;“2009中國真皮鞋王”共有十個品牌,其中溫州的品牌占有半壁江山。
“中國真皮領先鞋王”吉爾達是一個近30年歷史的自主品牌,一直堅持用質量鑄就品牌,以品牌引導市場。嚴格按照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從產品開發設計、原輔材料供應、生產檢驗到售后服務,建立了嚴格有序的質量保障體系。可靠的質量和優良的售后服務,有效地提升了吉爾達品牌的知名度和廣大消費者的滿意度。吉爾達相繼獲得了“全國首批免檢產品”、“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等殊榮。毫無疑問,吉爾達品牌是吉爾達帶來溢價、產生增值的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產,其品牌力必將滲透在吉爾達未來的跨越中。
優勢五:超強嬗變,勇于創新{page_break}
敢走天下路,敢為天下先,勇于創新,勇于開拓,是溫州鞋企發展的靈魂,也是溫州鞋業發展的真諦。溫州鞋企有超強的感知和嬗變能力,能夠把握趨勢,順勢而發。
科技在發展,人與疾病的較量越演越烈。腳臭和腳汗一直是困擾著人類生活,為了解除人穿鞋有腳臭和腳汗困惑,吉爾達在世紀跨越之時開始了科研,一方面他們將多種納米功能性材料用于鞋底中,借此分解腳部汗腺分泌物;另一方面他們在鞋內設有空氣調節裝置,人穿著行走時,借助人體壓力,會使鞋內氣囊自動地擴張與收縮,調節鞋腔的溫度和濕度,破壞細菌的生長環境,通過鞋內的氣泵、氣道、吸收外部的新鮮空氣,鞋跟側的單向排氣閥,排除鞋內的濁氣,從而達到清潔、干爽、透氣芳香的效果。一上市就引起了業界的震動和消費者的青睞,不僅收獲了28項國家專利,也被央視新聞聯播獨家褒獎。日前,在堪稱“鞋業奧斯卡”的“第三屆段鎮基皮革和制鞋行業科學進步獎”頒獎典禮上,納米功能空調鞋喜獲當屆的最高獎項。
吉爾達人銳意創新,在空調鞋的功能化和“新健康主義”上做“加法”。2008年加入了“舒適、耐穿、時尚”等元素;2010年,研制出“升級A+型”納米功能空調鞋,不僅有利于人體行走,而且能促進人體健康。
優勢六:誠信厚道,科學發展
1987年8月8月,杭州武林門的一把火燒掉了溫州產的幾萬雙劣質鞋,這把火灼痛了溫州人強烈的自尊心。溫州鞋企意識到了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吉爾達人開始樹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方正、厚道、公平、誠信”,依靠誠信,構建了廣闊的連接終端的分銷網絡,實行了“內外貿并舉”的發展戰略,不僅在國內先后設立了28個省級分公司(辦事處),拓展了1700多家專賣店,而且在歐美等地先后建立了多個自營分公司,掌握了外貿經營的主動權,不斷提升品牌形象,成功拓展了廣闊的國外市場。
吉爾達人通過誠信不僅贏得了消費者,而且與社會各界建立了良好的溝通環境,以致吉爾達在業務拓展、人力資源調劑、員工子女就近入學、消防安全、企業治安等方面都得到了社會大力支持。有了社會和企業的融合,目前,吉爾達又新建了一個占地近百畝的現代化工業園,這為吉爾達未來鞋業發展夯實了牢固的基礎。
近日,針對溫州鞋業“衰退說”,中國皮革協會常務理事、溫州鞋革協會副會長余進華斷言:“中國鞋都前行的腳步不會停頓,溫州鞋企的優勢將更加突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