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網購時代考驗電商快遞 網購高峰成“試金石”
一個“雙11”顯然不能滿足電商的胃口,瘋狂從12月12日零點再次啟動。
3秒,上海一棟別墅價值200萬元的抵價券遭秒殺;70秒,50瓶飛天茅臺被搶光;5分鐘,7個LV包包售空;8分鐘,300根金條全賣掉……
在淘寶網推出的“雙12”瘋搶活動中,當天交易額達到43.8億元。京東、當當網、凡客誠品等網店也相繼推出年底促銷活動。就在人們享受消費狂潮帶來的滿
足感時,大批量訂單引發的快遞后遺癥依然存在。伴隨年末電商促銷高峰的集體到來,電商與快遞之間的混戰也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休戚相關的電商與快遞
快遞員小趙是某大型快遞企業的員工,面對記者時他的臉色顯得非常疲倦:“這兩個月來可把我們給忙壞了。”小趙說,“業務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半,沒辦法好好休息,每天至少要工作10個小時以上,生怕碰到大霧、雪天等天氣,否則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此前,因為有了“雙11”某些快遞企業發生爆倉、消費者抱怨的前車之鑒,這次各大電商紛紛大打物流牌:騰訊推出“12小時快速發貨”服務,若賣
家未能履行快速發貨的承諾,買家可以對賣家發起賠付申請;京東商城推出“211限時達”,以每日2個11點鐘作為時間分割點進行快速投遞。物流服務,正在
成為左右消費者評價促銷活動的關鍵。
“其實幾年前我們還沒有接觸‘電商’(電子商務公司)這個概念,但現在電商業務在我們的整體業務量里已經占到70%-80%,并且每年都在高速遞增,發展得很快。”某民營快遞公司高層向記者透露。
快遞業的發展有目共睹,不久前結束的中國快遞論壇上,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我國快遞市場已成長為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新興市場,
市場規模排名世界第三位。我國快遞業跟隨著網購的蓬勃發展迅速擴大規模,鑒于網購市場尚在初期階段,快遞發展的未來空間將更大。
快遞服務的發展與電子商務的帶動休戚相關。而電商的加速騰飛,自然也離不開廣大快遞工作者的有力支撐。
伴隨著電子商務成為我國重要的社會經濟形式和現代流通方式,快遞服務也日益將消費者與電商平臺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二者關系依然很微妙
盡管如此,在電商與快遞的相互依賴中,二者的關系依然十分微妙。
首先,電商發展速度與快遞發展速度不相匹配。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介紹,快遞行業遠遠跟不上電子商務市場,現在淘寶等電商遞送量
增速達100%,而快遞公司不超過30%-50%的發展擴張速度根本無法滿足其需要,物流的滯后也直接影響到電商用戶的消費體驗。
其次,快遞行業在電商業務里獲得的利潤并不多。艾瑞專家張旭東告訴記者,現在各家快遞公司走的都是各自的渠道,包括同城快遞、區域快遞、省級快
遞、全國快遞等,而現在的電商快遞都是按“包裹數”來收費,這樣的話對大額訂單不存在影響,對小額訂單來說,它的毛利潤就比較低。不僅如此,快遞公司為電
商遞送的價格主要是與賣家單獨約定,買家購買物品時支付的快遞費并不完全歸屬于快遞公司,還要與賣家分成。
“現在快遞企業在每一單電商業務中取得的利潤低到只有5毛到1塊錢。”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西部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王磊說,“所以快遞企業一年幾十個億營收的話,電商業務利潤也只有幾千萬到一個億左右。”
人工成本、運輸成本、技術改造成本……幾家快遞企業負責人坦言,這兩年隨著電商業務營業額的上升,快遞行業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大型快遞公司可
以通過規模化化解壓力,中小快遞公司則陷入了難以消化的尷尬,加上快遞行業存在的同質化惡性競爭,使得資源得不到良好的配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挑戰,
面臨“誰不漲價誰等死”的窘境。
盡管第三方快遞成本壓力很大,電商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卻依然很高。“主要體現在送貨速度、質量保障、用戶體驗、資金周轉率等方面。”莫岱青介紹,“其實今年的準備情況較往年好了許多,但仍然會出現爆倉現象,就是因為這樣大面積的訂單下來,本應給快遞喘息的時間,但消費者并不買賬,加上電商承諾
7天內發貨時,往往系統顯示2天內就全部將貨物發出了,快遞卻無法消化,所以他們很無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