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的新格斗 阿迪旗下品牌萬宗歸一
行業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對體育商業模式升級的中國公司而言,運動場里的新格斗,值得關注。
北京,普通周三的下午。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有大約10名青年人走進了位于北京西單大悅城的adidasNEO門店,其中2名買走了價值分別為480元的球鞋和420元的連帽衛衣。無論是這兩名消費者還是其他來來往往走過這家門店的消費者,他們大都并不知道準確來說,他們買走的是“NEO”,而非adidas。
從門店CI上來看,NEO與普通消費者最熟識的adidas運動表現系列(傳統的adidas)的區別并不大NEO用粉綠作為底色,品牌logo以“adidas”為主體,只是在其后緊接著一個面積大約是一個“a”大小的圓形圖標。
就是這個令消費者有些迷惑的品牌,自2007年成立起至今,它悄然無息地在中國布局了600多家門店。在5個月內,阿迪達斯全球CEO赫伯特·海納(HerbertHainer)兩度視察中國市場,他對NEO的期望則是再增加200家。
這個被阿迪達斯全球CEO重點強調并且被集團寄予厚望的品牌是阿迪達斯旗下最為低端的子品牌之一,NEO定位于14歲到19歲之間的年輕人,設計風格更加時尚與休閑,價格也更加親民,大約為阿迪達斯運動表現系列(performance)的一半左右,跟本土運動品牌的差距大約在100元之內。按照耐克“50元理論”,當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低端產品線與本土品牌價格相差50元左右時,消費者的選擇就會偏向國際品牌。
就在本土品牌爭取國際代言并且贊助大型國際體育活動,不斷提升品牌溢價,將競爭的觸角伸向中高端市場時,我們不難想象,NEO,也許就是阿迪達斯埋向了中端市場的一枚棋子,它等待的只是時機成熟后的反攻。
阿迪達斯早就該打起精神對付那些氣勢洶洶的市場競爭者,它們不僅包括老對手耐克,還有李寧和中國動向這些本土運動裝備品牌,以及以安踏為代表的晉江系運動品牌等等。近幾年,在這個長長的競爭者隊列中,不僅領先者耐克逐漸拉大了與阿迪達斯之間的間隔,后來者李寧、安踏等也成功地縮短了落后的距離,甚至出現趕超的可能,“全傾全力”能夠成為阿迪達斯精心醞釀的一次防守反擊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