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欲去加盟化 開始向渠道動刀
諸多鞋業(yè)品牌原先的成長模式就是大規(guī)模復制,產品缺乏個性,大規(guī)模地擴張實體店。這種模式到互聯(lián)網時代就進入困境。在未來的性價比和產品個性化時代,如何做調整是這些鞋業(yè)品牌需要面臨的問題。目前鞋業(yè)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這也讓眾多鞋業(yè)品牌加速了轉型升級的步伐,以謀求突破。作為鞋業(yè)知名品牌的達芙妮也不例外,但目前來看總體效果欠佳。困境下,達芙妮在電商、O2O方面摸索前進。而產品被受眾青睞才是王道,達芙妮能否在此突破也未知
10月中旬,老牌平價女鞋“達芙妮”舉行的2016春季訂貨會上,全國的加盟商上演了一場集體抗議活動。隨后,數(shù)十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加盟商前往達芙妮在上海的本部期望“討一個說法”。加盟商們列舉了達芙妮的“數(shù)條罪狀”,比如采取亂收加盟費、用加盟商消化庫存產品、直營店以低于加盟店拿貨價賣貨等方式對待加盟商等等。這些舉動在加盟商看來是達芙妮公司企圖“去加盟化”的手段。
上述場景有些熟悉。時間如果調撥回3年前,國內諸多媒體亦是報道過達芙妮和它的加盟商的種種糾紛,當時已有商家質疑品牌商是否在“去加盟化”,甚至有指責達芙妮“過河拆橋”。
對于加盟商們提出的前述問題,達芙妮公司方面稱:“加盟商的期貨交期都是不晚于直營店商品的交貨期的;直營的折扣、促銷力度加大,是近年來由于市場形勢的變化而成為行業(yè)銷售的一大特點。包括直營、加盟在內,市場的盈利空間都被壓縮,加盟商的盈利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為此,在接獲加盟商的反應之后,公司正在規(guī)劃針對加盟商期貨價格的調整策略,希望在此不景氣的市場環(huán)境下,與加盟商共同健康發(fā)展。”
回顧2014年全年,達芙妮的營業(yè)額為10355.6百萬港元,同比下降0.9%。毛利減少1.7%至5737.6百萬港元。經營盈利為262.4百萬港元,較2013年同期下降49.6%。而該公司擁有人應占盈利為176百萬港元,較2013年的329.1百萬港元下降46.5%。每股基本盈利為10.7港仙,較2013年的20港仙下降46.5%。
業(yè)績下滑的情況下,2014年全年達芙妮核心品牌銷售點卻增至6402個,其中包括5748家直營店和654家加盟店。凈增加83個核心品牌銷售點。“這在陷入關店潮的當下看來,實為一步錯棋。”知名消費專家趙萍表示。達芙妮的業(yè)績下滑在2012年便已顯現(xiàn)。
2011-2014年公司財報顯示,達芙妮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21%、9%、-10.4%、-3.4%。雖然2014年的業(yè)績增長有所放緩,但今年前三季度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速度進一步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達芙妮公司加盟體系逐漸式微。2015年半年報顯示,集團擁有核心品牌銷售點6221個,包括5631家直營店及590家加盟店,直營店比例超過整體門店數(shù)量的90%。而3年前,2012年上半年,當時達芙妮擁有4958間直營店,1010間加盟店。
最新數(shù)據顯示,受去年同期同店銷售增長6.3%之高基數(shù)效應影響,達芙妮今年第三季度同店銷售增長率為-19.7%,跌幅高于前兩個季度-16.9%和-17.7%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同時今年前三季度,共計關店400家(包括減少308家直營店和92家加盟店)。其跌幅高于前兩個季度分別為-16.9%和-17.7%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同店銷售下跌主要由平均售價下跌所帶動,與此同時其銷售量也有所下降。
達芙妮該時期整合銷售網絡,于第三季度凈關閉219個銷售點(包括減少191家直營店和28家加盟店),因此于2015年9月30日核心品牌業(yè)務銷售點總數(shù)為6002個。此外,其電子商務于第三季度維持銷售增長。
而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達芙妮營業(yè)額為4374.3百萬港元,同比下降13.9%;毛利為2654.6百萬港元,同比下降7.4%;經營盈利減少至11百萬港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5.4%。因為銷售減少,存貨期周轉天數(shù)上升至238天。該公司擁有人應占盈利為2.5百萬港元,較2014年同期的172.4百萬港元下降98.5%。基本每股盈利0.2港仙,同比下降98.1%。此期間擁有核心品牌銷售點6221個,其中直營店5631家,加盟店590家。今年上半年其銷售點數(shù)量凈減少181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