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霍林郭勒市:“流動仲裁庭”開啟惠民服務新模式
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大膽創新服務理念,積極探索工作模式,通過“流動仲裁庭”工作模式的開啟,潤滑了和諧勞資關系的構建。
“流動仲裁庭”進社區,樹立為民服務理念。沙爾呼熱街道地處工業園區,企業數量多、人員成分復雜,是典型的勞動糾紛多發地。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該市將“流動仲裁庭”開進社區,就地受理勞動糾紛案件。對于訴訟案件,隨時受理、及時仲裁,切實維護了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仲裁庭進駐社區,把勞資糾紛分流在基層、解決在事發地,讓職工不出社區就可以解決問題,“流動仲裁庭”已經成為廣大勞動者維護合法權益的有力靠山。
“流動仲裁庭”進企業,暢通綠色維權通道。為切實解決企業傷殘職工和女職工等弱勢群體申請仲裁難問題,該市將“流動仲裁庭”搬進企業,確保了綠色維權通道的暢通。對弱勢群體的訴訟案件,工作人員堅持“優先立案、快審快結”,力求在最短時間內給勞資雙方一個最滿意的裁處結果。同時,為規范企業用工行為,該市還推行仲裁建議書制度,實行案件跟蹤回訪,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勞動糾紛事件的發生。仲裁庭進駐企業,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推進了便民服務,“流動仲裁庭”已經成為企業和勞動者良性互動的有效平臺。
“流動仲裁庭”進群眾,打造普法前沿陣地。充分發揮仲裁人員有知識、懂法律和有一線工作經驗的優勢,把“流動仲裁庭”貼進群眾,通過仲裁案件處理和以案釋法等鮮活生動的方式,在群眾中普及勞動保障法等有關知識,在增強了勞動者維權意識的同時,實現了法律效應和社會效應有機結合,達到了“解決一起勞動糾紛、教育一片群眾”的目的,取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仲裁庭貼近群眾,增強了勞動者維權意識,提高了勞動力隊伍素質,“流動仲裁庭”已經成為最受群眾歡迎的法律講堂。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流動仲裁庭”累計現場調解勞動爭議案件32起,在方便企業和勞動者的同時,還節約了辦案成本,擴大了“流動仲裁庭”社會影響力,打造了惠民服務新品牌。(車明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