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車搶灘科創板:造車還需要投入多少?
一向財大氣粗的恒大汽車也開始尋求外部融資。
9月18日,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恒大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議擬發行人民幣股份,并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恒大汽車的上述公告并未透露更多信息,例如新股發行的規模等。在公告中,公司也特別表示,由于人民幣股份發行須獲得必要的監管批準,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進行。
當天,一位接近恒大汽車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上述公告只是對公司下一步計劃的告知,但“還沒有太實質的動作”。
實際上,恒大汽車近期動作頻頻。就在三天前的9月15日,恒大汽車還宣布了一項新增融資,規模為40億港元,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資本、云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個知名機構。
盡管在證監會放寬企業“回A”條件的背景下,包括吉利汽車、東風集團股份在內的車企均啟動了在科創板或創業板再上市的計劃,但恒大汽車的這一動作還是被市場賦予了更多解讀。
有分析認為,恒大汽車一改之前“買買買”的豪氣,頻繁對外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大股東中國恒大也“沒余糧”了——受房地產融資趨緊的影響,恒大汽車這個襁褓中的嬰兒或許不得不自己找奶吃。
而作為中國恒大持股七成的公司,恒大汽車引入更多的股權投資,也有利于降低中國恒大的負債,以滿足房地產融資新規的要求。
不過,從企業經營管理的層面,引入新的投資者也實屬正常。上述接近恒大汽車的人士對記者解釋,恒大汽車預備擴充融資管道,更好地用于產品及技術研發,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市場反應則相對顯性。9月18日當天,恒大汽車的股價早盤曾短暫小幅上漲,但隨后便很快下跌,最終以24港元/股的價格收盤,下降4%。
科創板上市或一舉多得
登陸科創板是汽車行業的新風潮。在此之前,整車制造領域中,威馬汽車、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發布或透露了登陸科創板或創業板的計劃,吉利汽車的進程相對靠前,日前相關材料已被上交所受理并已問詢。
恒大汽車盡管與威馬汽車一樣,屬于造車企業中的新勢力,但在登陸科創板方面,卻與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一樣,受寬松政策召喚的意味明顯。
今年4月末,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將境外已上市紅籌企業回歸A股上市的市值門檻從2000億元放低至200億元(人民幣),但要求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這顯然為這些車企回歸A股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或許也能夠解釋,一直倚靠恒大集團的恒大汽車為何會突然引入外部投資者,而且陣容堪稱豪華,馬云、馬化騰等大佬均在其列。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資本是很理性的,很多時候只有在這家公司有明確上市意圖時才會選擇入局。”
從量級上看,近期宣布的40億港元再融資規模并不算大,有分析結合騰訊阿里等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已有布局,認為上述資金支持業務屬性并不強,“更多是熟人間的支持”。但從購入價格和恒大汽車后續的再上市計劃來看,這筆投資還是能夠保底的。
恒大汽車此前已經暗示,將通過一定的外部融資支持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在今年8月27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司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提供的規劃數據顯示,從今年開始,外部融資收入將陸續投入。
根據規劃數據,今年全年,恒大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有608億元現金流入,其中集團投入僅57億元,另外還有221億元的銷售收入、302億元的融資收入以及28億元的其他流入。與之對比的是,此前2019年,149億元的現金流入中,147億元都來自集團投入。
但客觀而言,今年集團融資難度加大,也讓恒大汽車積極引入外部投資者的舉動多了一層無奈——畢竟恒大汽車作為恒大重點推進的項目,一直以不差錢的身份示人。
一位接近恒大汽車的汽車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據他所知,恒大汽車此前并沒有再次上市的意向,但隨著房地產融資受阻,只有讓汽車“自力更生”引入戰投、上市增發融資。
但也有接觸過恒大汽車的人士表示,對于恒大來說,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好融資的項目。而在當前背景下,恒大汽車啟動多輪股權融資,對集團也具有特別意義。
為了滿足監管對房企的融資要求,降負債成為恒大等房企近期的主要任務。而恒大汽車引入新的股權投資者,將有利于降低恒大的負債率。此前恒大還宣布分拆物業上市進行獨立融資,同樣意在于此。
產業鏈公司的有效整合,能為恒大汽車降低不少的造車成本。圖視覺中國
恒大汽車還需要投入多少?
巨量資金需求背后,恒大汽車已經進入造車的最后沖刺階段。按照計劃,恒大汽車將在2021年底開始大批量投產。根據公司高層的最新表態,恒大汽車旗下品牌恒馳的車型將在明年上半年試生產,明年下半年量產。
不久之前,恒馳一次性發布了6款新車,不但囊括了轎車、SUV、MPV等乘用車常用車型,而且覆蓋了從A到D所有級別,頗顯恒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野心”。不過這6款新車只是公布了造型,沒有涉及內飾、性能參數等細節,有從業多年的汽車經銷商人士認為,這些車“至少半年都不可能有什么(量產)的消息”。
這樣的聲音不在少數,不過恒大汽車隨后也陸續發布了不少進展信息,以顯示在量產方面的計劃正有序推進。在中期業績會上,恒大汽車高管也更多地勾勒出了量產造車的圖譜——涉及到的研發、建設、銷售等或都將成為今年600億元巨額現金流入的去向。
恒大汽車在科創板募集資金的規模尚不得而知,不過從研發出一款車型并推動它量產上市的要求來看,至少是百億級別的。與之可比的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三家已經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上市前后累計融資分別達到500億元、230億元、260億元。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元人民幣不要談造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認為,200億元人民幣遠遠不夠,盡管相比較而言,以節約著稱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卻認為,60多億元就可以盈利。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數據是,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在此前的發布會上談到未來的投資規劃:三年450億投資。其中,2019年是200億、2020年是150億、2021年是100億,盡管近兩年的投資額度將逐漸減小,但從絕對量上看仍是相當大的規模。
上述數字與中期業績會上的汽車業務“現金流入”顯然不是一個概念,但都能說明恒大汽車的燒錢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盡管恒大汽車收購了瑞典國能,但從后期恒大在研發領域投入的資源來看,國能的整車技術有限,這導致恒大汽車很難以明顯少于其他新創車企的資金去推動新車型上市。
不過,他也表示,整體而言恒大收購的產業鏈公司都不差,有效整合的確能為恒大汽車降低不少造車成本。并且,恒大的管理風格是量入為出型的,在融資渠道拓寬的情況下,有能力在一定投入下造出能夠上市的車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