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母公司銷售額放緩 快時尚景氣度持續低迷
近兩年,由于行業競爭加劇和消費者偏好轉移等因素,導致快時尚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
日前,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公布了其2018財年業績報告:在截至2019年1月31日的12個月內,集團凈銷售額同比上漲3%至261.4億歐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提高3%至54.6億歐元,凈利潤同比上漲2%至34.4億歐元。這一數據顯示,Inditex集團業績下滑的趨勢未得到改善,仍處在“低個位數增長”的階段。
對比過往財報數據,Inditex集團2015財年全年利潤上漲14.9%,2016財年凈利潤錄得10%,2017財年凈利潤增幅為6.7%,而最新的2018財年只有2%,為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lnditex集團在報告中,還透露了對于2019財年的預期——集團預計銷售額增幅將保持4%-6%,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然認同,至少在未來一年里,“低速增長”局面恐難以扭轉。
據《電商報》了解,Inditex集團董事長兼CEO Pablo Isla曾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把集團旗下所有品牌通過電商賣到全球各個市場,之后會對線上平臺平臺進行優化,增加網購產品可以在線下店鋪退貨等服務。
但報告期內,Inditex集團線上渠道銷售額增幅為27%,占總收入的12%,約合32億歐元,遠遜于2017財年41%的強勁增長。而如果只算那些開通了電商的國家市場,電商貢獻占比為14%,這比H&M 14.5%的電商銷售占比稍弱,也低于美國服裝行業整體27%的滲透率。
值得注意的是,主品牌Zara已在202個市場開通電商。Inditex打算在2020年前,將線下門店庫存和電商庫存打通。品牌來看,Zara和Zara Home增長3.3%,創造了180億歐元的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是Pull&Bear——銷售增長約6.6%;Massimo Dutti銷售額增長2.1%;Stradivarius 3.6%;Bershka銷售增長幾乎停滯。兩個體量最小的品牌——Oysho增長2.6%,Uterqüe增長4%。
事實上,目前全球快時尚行業都在面臨寒潮,知名投行摩根大通就從去年開始唱衰快時尚行業,在2018年3月就指出Inditex集團的市值已經降低至2015年的水平。而縱觀2018年,New Look退出中國市場、Topshop宣布停止與中國特許經營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最近傳出Forever 21全面退出中國臺灣市場、可能退出法國市場的消息。
因此,包括Zara在內,瑞典快時尚品牌H&M和英國快時尚品牌TOPSHOP、New Look、Gap等都在不斷尋找新出路。
此次Inditex集團發布最新財報的同時就透露了一些改革新動向,比如,將逐步把Zara Home并入Zara,Inditex集團主席兼CEO Pablo Isla表示遠期目標是讓Zara Home成為Zara的第四大業務。另外,Zara品牌下TRF系列將會提供牛仔定制服務。
而另一快時尚品牌Gap集團的改革方向則是“分拆重組”。本月初,該集團發布公告稱將分拆成兩家獨立公司,其中一家僅包含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好的Old Navy,還有一家尚未命名,但會包括現集團同名品牌Gap、Banana Republic、Athleta等現有品牌;還公布了一些其他項目的改革舉措,包括計劃在未來兩年內關閉230家同名品牌Gap的門店,以進一步優化運營。
目前來看,盡管各大快時尚品牌所采取的轉型策略各有不同,但是在快時尚遭遇寒冬的情況下,都在不斷調整業務布局、適應市場變化,這或許可以為將來的發展爭取更多空間。
來源:電商報 作者:李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