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美棉期貨外盤創新低 鄭棉受其影響走勢將如何?
近日ICE美棉期貨外盤屢創新低,主力12月合約交投區間介于61.71-63.18美分/磅,再次刷新自2016年5月以來的最低位。而昨日鄭棉期貨主力CF1909也再次下破13000元/噸關口,似乎也是受外盤拖累,畢竟目前內外聯動性仍然較強。那接下來鄭棉如何走呢?筆者認為,最為關鍵的是需要關注影響其各自走勢的主要因素。
上周美國農業部7月份產需預測中,調增了2019/20年度美國棉花期初庫存和期末庫存(期初庫存調增35萬包,末庫存調增30萬包),同時也調增了2019/20年度全球期初庫存和期末庫存(起初庫存調增170萬包,消費量調減100萬包,期末庫存增加320萬包)。加之本周美元走強、美棉生長情況向好等因素,以及投資者對中美貿易進展擔憂,都對外盤走弱起到了推動作用。在缺乏利好因素的支撐下,外盤重心持續下探,讓國際市場悲觀氛圍愈加濃郁。所以,短期來看,除非美棉三角洲產地出現颶風、暴雨或中美談判好轉等其他利好提振,否則ICE盤面或將繼續弱勢震蕩。
同樣,對于鄭棉來說,近期多空均減倉觀望,反彈量能均顯不足,基本面偏空制約其上行。目前新疆地區棉花庫存仍在200萬噸以上,遠高于去年同期。而且其中仍有一大部分皮棉屬于未套保資源。根據一些新疆涉棉企業反饋,因一些小型企業資金有限,實施套保困難,另一方面,今年鄭棉短時間暴跌,棉企還未來得及套保,棉價就已經跌至成本線以下,最后致使大批資源滯留。如今,現貨走不動,期貨套不上,讓一些軋花廠和貿易商左右為難。
另外,G20中美會晤后,雙方經貿磋商仍未取得實質進展,下游紡企紗線走貨雖有好轉,但對后市仍存擔憂,不敢貿然補庫。所以,需求方面較前期仍未有明顯好轉。根據近期對青島港、廣東港等地進口棉企業的調研,現在下游詢問價格的多,但實際成交量卻很少。一些小型貿易企業表示,因為自身資金等方面原因,也未進行套保,出售資源多為固定價現貨,無法接受市場低價競爭,7月下旬或將停止跟單,等待8、9月傳統旺季的到來。
綜上所述,下游紡企采購原棉積極性不高,淡季需求仍將維持,短期供應寬松局面依舊難改。中美經貿磋商推進緩慢,投資者操作亦顯謹慎。所以,短期內鄭棉或維持震蕩整理,仍需關注宏觀消息和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外盤走勢的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