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債市贏家心得:績優債基重在風險防控
2019年之前成立的2105只債券型基金,在三季度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1.44%,其中,純債型基金為1.24%,一級債基為1.62%,二級債基為1.99%。
“今年債券基金的表現還不錯,整體上比之前大家預計的要好,尤其是純債基金。畢竟今年債券市場不確定因素比去年多,沒有去年好做。”10月30日,華南一位債基基金經理表示。
“債基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從區間回報的中位數看,短債、中長期純債、二級債基等實際上均高于二季度水平,如中長期純債和二級債基分別為1.13%和1.62%,明顯高于二季度的0.66%和-0.17%,但基金的業績分化也較二季度加大。”10月31日,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謝首鵬說。
債基成績單
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債券基金回報中,有157超過3%。其中,4只超過10%,54只在5%-10%之間,34只在4%-5%之間,65只在3%-4%之間。
其中,東方臻享純債C以15.22%的三季度回報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南方希元可轉債、天治可轉債增強A、天治可轉債增強C,三季度回報分別為12.56%、10.33%、10.11%。
此外,三季度債券基金收益為負數的僅有114只,占比約4%。
那么,績優債券基金有什么投資策略?
從整個三季度來看,債券市場整體先下后上。多只績優債基在報告中表示,操作相對靈活,持有部分利率債、中高級別的信用債,以及可轉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的績優債券基金中,有大量可轉債投資。
Wind數據顯示,2000多只債券型基金的競爭中,三季度區間回報前10名中,有6只可轉債基金。
對此,一位債券基金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可轉債的行情很吸引人眼球,同時可轉債市場種類也比之前豐富了很多,尤其今年發了很多可轉債,所以可轉債這一類投資品種進入大家的視野,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以三季度債基收益率排第一的東方臻享純債C為例,其基金經理吳萍萍在三季報中指出,在具體投資策略上,一方面,靈活調整久期及倉位,在信用風險可控情況下,優選中高等級信用債以獲取穩健的底倉收益,充分發掘單個券種超額收益機會。另一方面,利率債方面擇機參與利率債波段機會,并適度進行了轉債波段操作以增厚組合收益,博取貝塔收益,獲得了較好的投資回報。
“轉債方面我們主要關注政策利好或基本面改善的行業,精選價格低、估值低的標的,嚴格控制倉位,穩中求進,博取收益。”吳萍萍指出。
而另一個例子,三季度回報排名第二的南方希元可轉債,份額凈值增長率為10.02%,同期業績基準增長率為2.30%。
“2019年三季度,南方希元可轉債基金延續了6月中旬以來偏高的股票和可轉債倉位,積極挖掘科技成長中的結構性機會,收益顯著跑贏可轉債指數。”南方希元可轉債基金經理劉文良在三季報中表示。
未來可轉債投資仍有空間。劉文良在報告中指出,“三季度可轉債估值有所上升,但未到偏貴的水平,跟隨權益市場向上的彈性依然較好,四季度仍有挖掘結構性機會的空間,密集發行上市的新券值得重點關注。”
事實上,對于四季度,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接下來四季度債基收益或弱于三季度。
“四季度,債市會繼續呈現回調或者振蕩局勢,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央行的貨幣政策受CPI的制約,短期利率呈現上行,對債券有所壓制,在這種情況下,債市仍然承壓,整體來看,四季度債基表現可能弱于三季度。”張婷說。
“經濟基本面整體仍偏弱,當前并不支持債市轉熊。債市行情預計偏震蕩,債基業績或弱于三季度。”謝首鵬說。
防“風險”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債券基金的好壞業績之間隔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首尾來看,三季度債券基金最高回報為15.22%%,最低回報為-9.55%,兩者回報差距接近25個點。
為什么三季度債基會出現嚴重分化?
謝首鵬認為,三季度債基分化的因素,一方面是在央行寬松預期落空、CPI持續走高及中國貿易爭端緩和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債市振蕩偏弱,尤其從8月中旬以來收益率上行明顯,部分債基未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策略上的調整;另一方面是三季度權益市場先跌后漲,振幅較明顯,也使得二級債基或有轉債倉位的債基業績出現分化。
格上財富研究事件員張婷指出,三季度債券基金出現業績分化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二級債基持倉了部分股票,對業績有向上的支撐,部分一級債基也會持有少量股票,而純債基金不能持有股票,漲幅相對較小;另一方面,重倉債券的種類不一樣,重倉利率債收益相對低一些,重倉信用債的收益相對高一些。
以三季度業績突出的可轉債基金為例,大多收益排名前列,但也有業績相對比較差的,比如海富通可轉債優選回報為-3.35%。
對此,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可轉債基金分化比較大。投資可轉債對個券的選擇很重要,以前可轉債比較少,想投資這種品種就要忍受更高溢價率和更差流動性。現在種類多了,發行量也上來了,不同的標的都有,所以更多是看大家對標的正股的觀點、對股市的看法以及對可轉債債性、股性的選擇,區分度越來越大,選對品種和選不對品種做出來的效果相差很遠。”
此外,今年債券違約現象不少,甚至有好些AAA債“爆風險”。
“客觀來講,經濟下臺階的過程中很難避免投資風險。”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坦承,許多三季度業績差的債基與“風險事件”有關。
那么,在投資中防風險成關鍵,應如何避免風險案例?
對此,上述債基基金經理表示,避免風險,要有一個機制做到事前防控,事中跟蹤,如果有疑似情況發生,怎么樣最大程度保留客戶的收益,最大可能地做到全身而退,即便不能做到全身而退,讓單個對組合的影響減到最小,這是整個一套體系,投前、投中、投后全部聯動起來,這不是靠基金經理個人的能力。
“我們公司有‘白名單’,相當于信用庫,進入庫里的發行主體所發行的債券才能被基金經理選擇。每個基金公司或資管公司都有自己的信評團隊,信評團隊是避免風險的第一道關卡。”上述債基基金經理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