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棉市場成交不旺 拋儲更加雪上加霜
受下游走貨情況未見明顯好轉、以及內外棉價差持續處于倒掛狀態影響,近期進口棉走貨持續緩慢。尤其7月份拋儲以來,銷售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整體來看,進口棉維持高庫存情況不變,短期內或難以出現明顯改善。
根據調查情況來看,目前國內進口棉可用庫存總量在50-55萬噸,較之前略有減少,但減幅有限。從地區分布來看,青島和張家港兩地依然占據最主要位置,庫存量分別在32和10萬噸左右,總量占比在80%以上。其他包括湖北、河南和安徽等地也有部分進口棉庫存,但整體分布較為分散。
從庫存結構來看,美棉和巴西棉依然占據主要位置,占據庫存總量一半以上;澳棉、印度棉、中亞棉和西非棉庫存量也較多,占庫存總量的1/3以上;其他還包括部分蘇丹棉以及少量希臘棉等。
從走貨情況來看,基本是以性價比較高的巴西棉和部分美棉為主,但整體成交情況不甚樂觀。一方面是由于內外棉價差持續倒掛,進口棉價格優勢不明顯。由于近期國際棉價漲勢迅猛,漲幅遠大于國內,1%關稅下內外棉基差近一個月以來基本處于倒掛狀態。在此情況之下,進口棉價格優勢不再,走貨持續清淡。其二是下游走貨情況未出現明顯好轉,紡織廠拿貨意愿不強。近期紡織廠訂單情況未見明顯好轉,下游紗線和坯布庫存持續處于高位,受需求疲軟影響,拿貨基本以少量剛需補庫為主。除此之外,目前走貨情況相對較好的也以中低支紗為主,質量一般但價格較低的棉花更受紡織廠青睞。第三是儲備棉輪出成交火熱,擠壓進口棉市場,其走貨情況雪上加霜。7月份以來國內拋儲啟動,質量一般但價格較低的儲備棉對于市場需求形成結構性補充,恰好與目前下游訂單需求相吻合,因此開拍以來成交火熱。受此影響,原本就不甚火熱的進口棉市場成交愈發冷清,甚至一度出現有價無市的狀態。近期每日持續少量走貨,但基本以紡織廠出于生產剛需采購美棉和巴西棉配棉使用,整體走貨量不大。
根據近期內外棉價差走勢、不同產區基差情況、海運時間以及市場相關企業反饋情況綜合來看,6月份棉花到港量預計在8-9萬噸,美棉和巴西棉或仍將是主力軍,除此之外,部分澳棉新棉也將陸續到港。整體來看,受走貨情況持續清淡影響,國內進口棉庫存高企的情況在短期內難見緩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