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貿易壁壘日漸盛行 推動貿易的綠色轉型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簡稱TBT)是當前最為隱蔽、最難對付的非關稅壁壘。在TBT中,綠色貿易壁壘日漸盛行,其形式有環境附加稅、綠色環境標志、綠色包裝、綠色技術標準、綠色衛生檢疫和綠色補貼等。
綠色貿易壁壘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日益成為發展中國家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一是實施靈活。相關標準和法規靈活可變,外國廠家要么產品被拒,要么增加生產成本。二是內容廣泛。基本上涉及所有的工業產品和環節,涉及法律、法令、規定、要求、程度和勞工標準等各個方面。三是形式復雜。技術要求苛刻,檢測體系龐大,檢測標準高。四是手段隱蔽。一些發達國家可以借“綠色”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綠色貿易壁壘名目繁多,企業生產中的微小失誤都可能導致產品被扣留、滯留、銷毀、退貨、降級處理、改變用途,甚至是訂單取消、市場份額喪失。為應對綠色貿易壁壘,促進出口貿易增長,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利用綠色貿易壁壘的“倒逼”機制,引導企業轉型升級。企業應主動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努力提升產品研發、生產水平,推動自身的綠色轉型。
二是鼓勵企業參與國際認證,獲取國際貿易“通行證”。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范圍正逐步擴大,相關體系和措施也日趨完善,通過國際認證進入國際市場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建議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認證,政府給予一定補助;企業則可以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聯盟合作模式來分擔認證費用。
三是完善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建立出口貿易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綠色貿易壁壘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國內出口企業的損失。大部分出口企業的信息搜集渠道比較狹窄,也缺乏必要的應對知識。國內出口預警機制對“警”強調比較多,對“預”重視不足。建議完善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建立技術標準、法規、認證程序的專項數據庫,定期及時發布國外綠色貿易壁壘的最新動態。
四是完善綠色環保標準,加快與國際標準的對接。建議加快標桿企業標準、省級標準、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接,健全綠色環保標準體系。企業應重視綠色技術積累,在綠色環保領域突破關鍵技術與關鍵零部件,形成高端的自主知識產權。有關部門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協調工作,從國家戰略高度推動國內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使其能反映我國當前的利益和要求。
五是進一步完善綠色環保法規,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建議抓緊出臺相關的綠色環保法規,使出口企業在國內生產環節就關注綠色環保,避免在出口時才遭受打擊。
六是增強綠色全產業鏈意識,全方位實施綠色概念。全社會包括企業、政府、公眾都應樹立圍繞全產業鏈的綠色環保意識。鼓勵企業以綠色環保為導向設計產品;鼓勵設備、原材料的綠色采購;鼓勵綠色流程改造,從生產環節降耗增效;鼓勵綠色技術突破,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七是建立政府—行業協會—檢測機構—企業聯動的應對機制。政府應在信息收集、預警發布、人才等方面提供指導支持;行業協會和檢測機構在貿易爭端發生時應發揮調解和協助作用;企業應積極獲取各種預警和通報信息,主動規避或抗爭各種不合理的貿易壁壘,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到海外進行直接投資,繞開貿易壁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