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余額寶與存款準備金管理》引發巨大反響
日前,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發表題為《余額寶與存款準備金管理》的學術文章,盛建議,應對包括余額寶在內的貨幣市場基金投向銀行的協議存款實施存款準備金管理,藉此縮小監管套利空間,“讓金融市場的競爭環境更加公平合理,讓貨幣政策的傳導更加有效”。在盛松成看來,余額寶募集資金的增加意味著受準備金管理的銀行一般存款的減少;余額寶存入銀行的資金不繳存準備金,理論上這部分資金可以無限派生、可以無限創造貨幣供給,由此影響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
盛的這一觀點引發巨大反響。3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吳曉求對公開炮轟了這一觀點,“余額寶沒有貨幣乘數問題,提存款準備金就有點外行了。”
3月20日,盛松成再度回應,余額寶類貨幣基金投資銀行協議存款為何應繳納存款準備金。盛松成表示,如果觀察貨幣創造的過程,準備金率影響到貨幣乘數和貨幣供應量。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家銀行拿到100元存款,存款準備金率20%,這意味著銀行只能貸出80元,存款準備金率越高,意味著銀行能貸出去的錢越少,企業拿到的錢也就越少,然后進入銀行創造的錢也就越少。
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的出現改變了這一過程。儲戶將原本存入銀行的100元轉而購買余額寶,即天弘基金貨幣基金,最后天弘基金又以90%-95%的同業存款的形式再次存入銀行,銀行貸出的錢遠大于原先的80元。
由于余額寶存入銀行的資金不繳存準備金,理論上這部分資金可以無限派生、可以無限創造貨幣供給,由此影響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其后果有三:第一,它可以無窮創造貨幣;第二,不繳納存準+不受利率管制,使得余額寶和銀行處于不公平競爭狀態;第三,助推了整體利率水平上漲。
針對外界的質疑,3月20日,盛松成表示,希望專家能認認真真看一遍他的文章,再發表意見。
盛松成稱,證券投資基金的理論基礎是通過投資組合分散風險,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獲取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而由于不受存款準備金管理,余額寶無需考慮復雜的投資組合,而是將95%的資金投資于銀行存款并享有無風險收益,以基金之名行存款之實。
這一點中國貨幣基金與歐美有著很大區別。自上世紀70年代起,美國就開始研究對貨幣市場基金進行準備金管理,目前未付諸實施的原因也很簡單:不同于中國貨幣基金80%以上投向銀行協議存款,美國的貨幣基金,其資產配置當中,絕大多數是購買美國短期國債。購買國債當然不存在貨幣創造的問題。
“余額寶資金以協議存款形式進入銀行體系恰恰涉及貨幣創造和貨幣乘數問題。由于不繳納準備金,這部分資金在理論上可無窮創造貨幣,貨幣乘數可變得無窮大。”盛松成強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