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最常犯的理財錯誤,小心栽陰溝
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懂得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總結經驗。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現今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發現很多人可能是經歷過失敗,但卻不把投資失敗當回事,只專注于未來的挑戰,這樣是不可取的。
據了解,就連金融大佬索羅斯也曾表示:“我和其他投資者一樣會犯很多錯誤,但因我的業績,人們都會認為我屢戰屢勝。事實上,這是誤導,我覺得我的不同之處在于能夠先別人一步認清自己的錯誤。”所以,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后再采取措施進行修正才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人只有在錯誤中才能獲得投資經驗。為了幫助大家盡快認識到一些理財錯誤,有理財師就總結了一些我們可能常犯的錯誤。
一、盲目跟搶的產品就好
如果別人爭搶的產品收益高,投資方向明確,你認為就一定適合你嗎?答案是不一定。比如剛性兌付的房產類的信托理財產品,收益一般在12%以上,收益高而且投資明確,但是高達100萬起的門檻,并不適合普通投資者,根本買不起。相比之下,還不如配置10萬元起投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有些收益9%起,也不比信托理財產品收益遜色。尤其是中國的大媽們最容易犯這錯誤,在投資理財方面,大媽們不妨多咨詢理財專家或專業理財機構,來減少投資失誤。
二、錢存銀行最安全
很多人認為錢存銀行永遠最安全,這可不一定。現今,國家給銀行頒布了存款保險制度,也允許銀行倒閉,意味著未來老百姓錢存銀行不再安全了。通貨膨脹嚴重,錢長期存銀行還會貶值,以前100元能買十斤肉,5年后,說不定就只能購買5斤肉,說到底就是錢貶值了。
有理財師表示錢存銀行只會“發霉”,你不僅要學會攢錢,還要學會生錢。通過創業、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股票等,讓錢賺錢,讓財富增值的速度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才是真理。
三、投資只關注收益
收益率永遠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這無可厚非,但是很多投資者將收益率作為選擇理財產品的唯一標準就是錯誤的。
這些人往往都認為“投資就是為了多賺錢,收益率當然是愈高愈好”,但是理財過度地看重收益很容易落入理財陷阱。因此,理財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方面看收益,最重要的是還要看清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方向不明確的產品謹慎購買。
這幾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理財錯誤,投資者在平時要學會發現自己的錯誤,理財師建議可以多咨詢專業理財人士或專業理財機構,幫助你錯誤并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和總結經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