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能否從支付寶和微信搶到份額
ApplePay的出現,并非蘋果發明了新技術,而是再次證明,通過行業領袖級公司的帶動引領,新技術將更快以產品形態規模投放。ApplePay改變的,不僅是第三方支付在線下、線上又一次升級,同時改變的是智能手機廠商在開展移動支付上的長期停滯。
ApplePay在中國內地上線后,昨日下午,智能手機品牌三星手機也宣布,其NFC移動支付服務“三星智付”SamsungPay將于2月24日上線。
不過,經歷了“三分鐘熱度”后,ApplePay能否在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通過“燒錢”打贏的移動支付戰爭中贏得優勢,仍是個問號。
一般情況下,用戶在超市購物后,若用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首先需要喚醒手機,并打開應用進入支付頁面,再生成二維碼供商家掃取;而使用ApplePay則更為簡單,只需連按兩次Home鍵就會彈出默認的銀行卡,再將手機靠近支付終端,通過指紋識別便可支付。
“ApplePay沒有生態圈的概念,而支付寶和微信線上線下生態圈一旦形成,將很難說服用戶使用只有部分線下場景的ApplePay。”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事實上,想要抓住用戶的心,ApplePay需要做的確實還有更多。剛剛用上ApplePay的廣東人阿超昨天就經歷了這么一件事:“為了體驗ApplePay去喜士多買東西,結果不支持,但被告知QQ錢包買十元減十元,簡單粗暴直接,這才是接地氣的中國式推廣。”
“一堆人在那里排隊用QQ錢包付款,至于是否快兩秒誰還care(關心),況且,ApplePay一定比微信支付快嗎?”阿超反問。
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理財通產品負責人張文靜以微信零錢為例向本報記者指出,騰訊在支付領域的生態圈隨著“紅包”引爆已逐漸顯現。
以微信為例,在2014年馬年春節,微信紅包初試啼聲,總共800萬微信用戶參與爭搶4000萬個紅包。一鳴驚人的微信紅包帶給騰訊的真正價值,很大程度上在于用戶在微信中綁定銀行卡并形成微信支付的習慣。依靠龐大的用戶群體,微信支付串聯起移動商業生態鏈上的多個環節。
對于ApplePay入華參與移動支付競爭一事,支付寶方面昨日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與商業的深度融合,商家對支付服務的需求不再限于支付。基于互聯網,由支付衍生的會員營銷、數據化運營等服務,開始為商家貢獻越來越多的價值。
有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的金額將突破1萬億美元,強大的數據意味著今后幾年全球移動支付業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所以,2016年的支付行業注定熱鬧非凡。無論對于老牌支付企業還是新起之秀,搶占地盤,布局新戰線顯得尤為緊迫。
業內認為,第三方支付因為掃碼支付在清算體系上完全繞開了銀聯,在收單市場上蠶食了原有銀聯和銀行收單網絡的業務,移動支付這塊“蛋糕”又呈現出不一樣的格局。
據易觀智庫,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寶以71.51%的市場占有率繼續占據移動支付市場首位;騰訊的財付通位列第二,市場份額為15.99%,比上季度增加2.91個百分點;拉卡拉該季度市場份額為6.01%,位列第三;銀聯商務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僅為0.49%,位居全國第八。
決心收復失地的中國銀聯在移動支付領域動作非常頻繁。先是2015年12月聯合20余家商業銀行推出了“云閃付”,以閃付為基礎發展手機支付;再是和三星合作推出SamsungPay,接著是現在的ApplePay。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馬韜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ApplePay上線,預計會帶動一批喜歡嘗鮮的蘋果用戶使用,不過ApplePay能否成功,最主要看蘋果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支付生態和消費場景。短期內,這種NFC支付方式不太可能動搖現有移動支付格局。同時,雖然與蘋果聯姻能夠讓銀聯獲得關注度,但得把最珍貴的用戶數據和蘋果共享,銀聯的翻身仗打得并不會容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