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板行情再現 A股振幅降至歷史低點
“補漲反彈,遇阻回落”成為本周行情的主要特征。由于長假期間,外盤普遍反彈,尤以港股漲勢最好,從23000點漲至24000點,由此節后A股首個交易日就出現了高開,并放量高走收出中陽,一舉將節前一周的跌幅完全收復。周二指數繼續沖高,其中深成指、創業板、中小板等均是將9月12日的缺口回補,滬指稍弱一些僅回補了部分缺口,市場呈普漲格局。
市場振幅收窄通常源于對政策的觀測等待期,2013年1~5月和2013年10月~2014年6月兩次振幅收窄,也是宏觀面步入波瀾不驚的平靜期。震蕩區間擴大需要等待外力出現。2013年經歷了5個月的窄幅波動后,6月的錢荒使得月度振幅快速擴大至20%。2013年10月~2014年6月經歷了9個月的窄幅波動后,2014年7月,市場對改革預期加強,月度振幅增大到8.3%。那么有沒有什么因素可以打破這樣的夾板行情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業績因素。
周三指數開始進入橫盤,滬指全體振幅僅12個點,再創新低,重新回到了節前的縮量整理走勢,個股也開始分化;周四市場延續這樣的走勢,全天振幅13個點,上下都沒有空間。由于滬指遲遲不能回補9·12缺口,同樣深市也是止步不前,量能不濟和熱點一日游現象突出,加之外盤頻頻跳水,港股更是在周四跌回23000點一線,這使得場內資金重新謹慎起來,周五指數低開后小幅調整,顯露沖高未果后的疲態。
近期行情的特點就是“夾板行情”,即縮量、低振幅。2016年三季度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金額4995.72億元,低于二季度的5215.38億元和一季度的5411.76億元。其中,8月15日創造了極大值,兩市合計7511億元,而9月30日達到了三季度新地量2987億元,量能下降了六成;國慶節后第一周雖然量能有所提升,但始終處于4000億~5000億元區間,便止步不前,距離之前7000億~8000億元區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這說明有部分資金在節后回歸市場,但大部分還是在、觀望,如今空倉比例超過了55%。
“夾板行情”的另外一個特征是振幅收窄。近期A股振幅也創造了新低,有多個交易日都不足0.5%,其中9月20日僅有0.39%,而10月12日和13日又再度出現了0.38%和0.4%的低振幅走勢。從滬指的單日振幅來看,2016年前三季度總計184個交易日中有70個交易日的振幅不及1%,其中有45天來自第三季度,市場真正進入到了“千股橫盤”的“織布機”狀態。2005年至今上證綜指月度振幅均值為12.7%,周振幅歷史均值為5.2%,而2016年4月以來月度振幅均值5.7%,已經在收窄,最近幾周其特征更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