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在巨頭肩膀上尋覓商機
如果說電子商務顛覆了人們的購物習慣,微信顛覆了大眾傳播的軌跡,智能硬件顛覆了你的使用習慣。那么下一個被互聯網顛覆的將是什么?答案只能是擁有近萬億市場的傳統服務行業,也就是所謂的O2O(Online ToOffline),又或者是O2P(Online To Place)。即通過PC丶移動等終端(基于互聯網)瀏覽,然后落地線下的交易行為。
一、什么樣的產品及服務適合O2O?
我們都知道現在社會資源分配很不均勻,大公司把控著優質人才的檔口,同時又有大批的中小企業正在鬧人才荒。另一方面傳統的雇傭關系所造成的人力成本高居不下,實際上成為了制約很多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我們把人才分為兩種,一部分人靠頭腦吃飯,另一部分人靠手藝吃飯,但是這兩類人其實都有一點沒被挖掘,那就是他們的閑散時間。所以我認為平臺迭起丶個體放大是未來改變發生的方向。我認為在未來組織可能會不在以雇傭關系出現,隨之出現的是平臺崛起,個體價值越來越大,而不需要依附組織,合作將成為未來的主要依附方式,傳統工業時代組織方式發生的變化,將在互聯網時代下越來越快。所以誰能整合社會的閑散個人,將他們的零散時間轉化為商業價值,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河貍家丶易到用車丶58到家等都是在做這類事情,我暫且稱這類模式為O2O中的1.0時代。所以如果你覺得傳統行業人才“重”的地方,就可以試著用拆分的方式,去思考能否解決其現有的人力組織結構,如果你覺得流程能跑通,可以構建一個以平臺為依托的共贏的生態,同時業務可以解決某類用戶痛點,那么大膽去做,不要想技術能否實現,我會告訴你很多成功的公司,剛開始都是小米加步槍的形式起步的。
那么另外O2O創業還要需要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
①是否能解決需求或痛點:比如餓了么能解決餐飲外賣的問題丶打車應用能解決用戶打不到車的問題丶婚嫁APP能解決用戶定婚宴酒席的問題。
②產品是高頻次還是低頻次:需要看情況而定,消費頻次高的且單價低的需要高頻次,如美食丶家政等。像一些低頻次的也不一定沒有市場,如裝修丶婚宴這些可能只需要使用一次的,但是能解決問題的也可以。
③產品實用性是否強:使用這個產品能為我省時間或者省錢丶或者能幫我更好的決策,這就是一種成功。
④標準化門檻是否低:很多本地商家的互聯網程度不高,讓他們學習互聯網的成本很高,所以做出容易上手且進入門檻低的產品才能獲得商家的支持。
二、快收為什么敢顛覆傳統快遞?
首選說說快收是做什么的?用一句話來講我們是一家同城快件速遞業務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們的業務特點是專人直送,配送可預期,配送時間以小時為單位,且快收不養一名快遞員,整個配送團隊全部由社會上的兼職人力組成。
眾所周知當前,快遞行業一方面面臨著配送慢,取貨慢,服務參差不齊,無法確保派件損毀不安全等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并購丶重組,規模擴張現象越來越嚴重,市場聚集效應加速。
自2010年以來,國內快遞業逐漸形成了以“三通一達”丶順豐丶EMS等壟斷寡頭的局面。
但是我們認為這一市場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潛能,而快遞行業能否互聯網化,我想隨著用戶對“最后一公里”和個性化配送服務的要求,O2O與快遞的結合是一個顛覆的想象,而快收現在做的事情,正是快遞O2O的第一批先行者。
傳統的快遞,它不以服務和體驗為中心,而是以終端的銷售為目的,相比如傳統物流,便利店丶商店O2O,快遞O2O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通過以下三種形式的對比你會發現它的絕對優勢。
以京東丶蘇寧為代表的自營平臺:工廠收件——大倉中轉——小倉存儲——網點(門店)配送。
以淘寶丶天貓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工廠收件——菜鳥中央倉儲——快遞公司干線運輸——快遞公司網點配送。
以快收等為代表的專人配送平臺:派件——專人直達。
無論是自營平臺,還是第三方物流,以我們為代表的同城快遞在整個物流的過程中不僅減少了商品周轉次數,還縮短了整個業務流程。所以快收這種模式的出現,主要顛覆了傳統快遞的體系結構,然后才是顛覆了用戶體驗,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敢于“大象共舞”的關鍵。
三、巨頭林立,快收的差異化之路
大家都知道,快遞行業是個很苦的行業,有人說我們不養一名快遞員,這個事情應該變得很輕松了,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從做快收起,就深知我們在做的是一個別人不愿意做的“苦行”。
單從快收的模式來說,雖然社會上的閑散人力很多,但是要把他們集中在一起,說服他們加入,認證丶培訓,然后逐步形成一套標準化的東西,其實這個過程很難,我們做了兩個月,之所以做到了1500個的兼職配送員愿意加入我們,就是因為,我們為他們提供了一種賺錢的可能性,他們很多人來自于傳統的行業,但或多或少都正在被互聯網所改變著,譬如我們的配送團隊中有某些車類移動應用的司機,也有某些代價軟件的司機,他們每天的收入其實也很不穩定,要是談起靠這些養活自己仍舊相差很遠,然而這恰恰給給了我們這樣的企業一個很好的機會,現在做為快收的一名配送員,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我們并不要求我們的兼職快遞員一定要全職做我們的事情,所以通過他自己的時間支配,其一天的收入構成可以來自于幾家不同行業的兼職收入,加一起,我們還算了一筆賬,一天200左右的收入其實不是什么問題。所以這也是我一直堅信的,解放更多的人力實現更多的未開發的價值,與其利益捆綁,這些可支配的源源不斷的人力,才是我們與傳統快遞巨頭相比最大的核心競爭力。
我相信現在來將技術比作難以越過的鴻溝其實已經不現實了,但是基于技術上的體驗創新卻是快收切入與傳統巨頭差異化之路的重點,用過快收的朋友都知道,我們讓整個配送服務下來,變得簡單清晰,我們的配送價格是依據配送距離與貨品重量兩個維度由系統自動計算得出的,現在我們5公里,承諾60分鐘送達,未來,也許我們會通過完善技術與運營,將配送時間優化為10公里,60分鐘送達。同樣,對于用戶配送快件的要求,我們是不是未來也可以在配送員的交通工具上給予分類呢?而那些讓消費者抱怨不已的傳統快遞公司快遞員服務水平偏下的問題,快收也在去構建一套完全交由用戶去主導的評分系統。諸如此類改變,我想也正在影響著用戶體驗向著一個更高臺階的邁進。而這些巨頭們不愿意做到的事情,也恰恰組成了快收與巨頭之間的差異之分。
四、O2O創業的注意事項:
1、做巨頭看不上,而不屑做的事情
比如“快收”,順豐要全力做一個的話,估計順豐的資金鏈早就斷裂了。可問題是,在順豐同城配送體系里做好一個“專人直送”有什么意義呢?本來一天可以送N家,本來擁有完善的物流體系基礎,你拼死拼活告訴他說現在有專人直送業務了,1小時內就能送達,硬生生發展自己的兼職配送團隊,這個業務導致的結果是:其自身團隊都去私下去接直送的活,無形中增加了自身的管理成本,何必呢?但這個商業模式對我們自己就沒這個問題,用“快收”的都是有加急配送需求的用戶,我們只做金字塔最上層的那部分。
2、模式聚焦很重要
我們的競爭對手,既做直送又做代購,但我們不是這樣,因為我們的定位就是專人直送業務,盡管我會告訴大家,不久后,快收會上線一個新的業務,這項業務會是對現有業務的一次補充,依舊會在專人直送這條價值鏈中深耕,現在盡管外面有很多的賺錢的機會,但是我們仍然相信只有深耕好一條業務鏈,才能比競爭對手走的更深更遠。
3、有想法一定要快
親身感觸的是,互聯網時代,信息是平等開放的,你有的想法,很多人其實也有,所以從公司創建的時候,我就要求我們的團隊一定要快,這種要求不是鞭策,而是激勵,兩個月的時間,北京一個城市,快收已經做到了日均百單左右,我們的兼職快遞員團隊已經發展到1500左右的規模儲備,這樣的成績,在整個行業,不僅是一個奇跡,也是讓快收成為了同行中發展最快的公司。
4、先拿自己的錢驗證
看到很多創業者,想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或者一個點子,就去拉投資,對于這類創業者,其融資成功率大家可想而知,做快收的時候,我們幾個合伙人出了點錢,雖然比起快收融到的錢,有些小巫見大巫,但是對于剛創業的我們來說,已經很多了。我們幾個始終相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對的,并愿意為結果承擔風險,你才能讓投資人相信你。創業就需要擔負起不一樣的責任,這份責任,從創業之前就需要思考清楚。
5、學會挖掘用戶的痛點
需求痛點一般隱藏在現有的市場規則中,而新的商業模式往往通過更優質的用戶體驗解決這些痛點問題,譬如快收,抓住了傳統快遞配送時間慢丶貨品安全難以保證等問題,所以通過專人直送,去掉中轉流程丶大大的降低了暴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