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挑戰傳統百貨服飾營銷理念贏得大眾認可
88元一件T恤衫、99元一條牛仔褲、129元一件薄外套……“五一”小長假里,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二樓新開業的優衣庫顧客盈門。這一典型的“快時尚”品牌帶著姹紫嫣紅的色彩、眼花繚亂的款式、平易近人的價格,為南京東路步行街西段增添了年輕的色彩,也立刻產生了顯著的人氣效應。
從今年開始,歐美的H&M、C&A、ZARA、MANGO,日系的優衣庫、IMAGE等“快時尚”品牌明顯加快了對傳統商街、商圈,以及新興電子商務市場的“攻城略地”。僅在“五一”前夕,優衣庫同時在全國開出11家新門店,并高調宣布在2020年前,每年要在中國開設100家直營店鋪。眾多“快時尚”品牌加速發展,雖不乏“貼身肉搏”的激烈,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攪動了傳統零售市場這池春水,既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也給其他品牌帶來了全新的思路。
“百搭”的奧秘
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8.7,比上季上升3.4點,連續兩個季度回升。但很多商家覺得,消費信心指數升了,可“生意還是很難做”。特別在服飾行業,遲來的春天終于讓色彩艷麗的春裝有了市場空間,可即便掛出“滿199減100”的大幅折扣宣傳牌,有些品牌一天的營業額剛剛突破四位數。相比之下,“快時尚”品牌的人氣始終很高。南京西路地鐵站附近集中了優衣庫、H&M、GAP等眾多“快時尚”品牌,“五一”期間的店堂幾乎可以用爆滿來形容,客單價普遍達到四位數,遠高于一般的品牌。
為什么“快時尚”生意好?款式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將H&M、C&A、ZARA、MANGO、優衣庫、IMAGE等命名為“快時尚”,是因為它們往往代表了市場的最新潮流。據透露,在這些品牌中,最快的“時尚”從設計師的文稿到貨架,只要1天時間;而這些品牌普遍的產品設計生產上市周期在7天,且平均每兩周就會有新產品面市。但對一些傳統品牌來說,往往需要提前兩季設計產品、繼而加工生產,雖說很多產品設計上也很有前瞻性,上市時也不會落伍,但在靈活機動方面,只能對“快時尚”望塵莫及。對喜歡求新的消費者來說,購物欲望能否被喚起,直接和產品的款式、種類掛鉤。在這點上,“快時尚”已經占據了市場先機。
但據記者觀察,“快時尚”的潮流也并非異想天開的結果。事實上,很多“快時尚”銷量好,還是充分實踐了“以不變應萬變”的銷售策略。優衣庫提出的“造服于人”的設計要求就令人印象深刻,“超越年齡、職業、性別、超越人與人之間的所有差異……讓世界每個角落的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風格而自由搭配……在保持簡約設計與基礎百搭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將生活方式改變”。在門店里,很多消費者感覺進入了一個彩色世界:同樣款式的女士POLO衫,可以有11種顏色,男士POLO衫更是有19種顏色。類似的色彩策略也運用在襯衫、針織衫、背心、吊帶衫乃至襪子上。這些產品的款式并不復雜,看起來很難與潮流掛鉤。但在消費者看來,它們具備“百搭”的特點,不僅能和傳統服飾搭配,也能和最新的潮流款式搭配穿著。加上不少色彩在市場上很少見,其本身也具備了潮流的特點。
相比之下,傳統服飾廠商不夠豐富的款式、尚顯保守的用色,以及“高級訂制服裝”、“一線名牌服裝”等自我設定的所謂品牌定位下,反而限制了產品的豐富性。加上產品背后的供應鏈還存在薄弱環節,才會影響到產品上市后的最終效果。
另類的定價機制
“快時尚”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價格策略。在眾多“快時尚”中,并非處在同樣的價格水平,比如H&M、C&A、優衣庫等價格較為平易近人,但MANGO、ZARA、IMAGE等品牌的定價就要高出不少。不過,這些品牌的價格策略也有共通之處,而這些共通之處恰恰是很多零售商所沒有做到的。
一方面,“快時尚”很少打折,可一旦打折,絕對不含水分。“五一”是零售行業的黃金期,很多品牌都推出了大幅優惠,“全場打折”的情況非常普遍。但在這些“快時尚”品牌中,沒有一個采取“全場打折”的。盡管也有產品打出了“減價”的旗號,但會發現大部分都是去年的舊款。有業內人士透露,“價格戰”向來不是“快時尚”的營銷策略,“快時尚”嚴格遵守“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定價規律,“減價”只是為了在換季時起到清除庫存的作用。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記者對比了部分“快時尚”產品與同類產品的定價:類似款式、當春流行的蕾絲領面制連衣裙,在H&M、C&A等門店中的售價在200元上下,但在普通商場內標價普遍超過600元;同樣的印花T恤衫,C&A的促銷價在49元至59元,但在普通商場的標價可能要兩三百元。如此算來,普通商場的這些產品即便參加“五一”的特別優惠活動,價格還是比“快時尚”高出不少。一些消費者覺得,在不少產品標價含有水分的情況下,明碼實價未必比打折吃虧,而很少打折、堅持實價的“快時尚”恰恰在這方面形成了價格優勢,所以受到消費者歡迎。
另一方面,“快時尚”的定價體系非常清晰,并且為之設立了對應的營銷渠道。MANGO、ZARA、IMAGE的定價比其余幾個“快時尚”品牌雖然來得高,但在營銷模式上同樣有區別。在4月底進入中國的IMAG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IMAGE的單品定價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比同為日系的優衣庫要高一些。這就使IMAGE采用電子商務的方式“曲線”登陸。IMAGE選擇的合作對象是以奢侈品牌、中高檔品牌為主要商品的專業時尚網站走秀網,與實體店里的消費者相比,光顧走秀網的買家消費能力明顯更強。走秀網負責人紀文泓表示,作為一個渠道公司,走秀網專注中高端人群,在時尚領域的推廣優勢更強,所以與IMAGE一拍即合,形成“強強聯手”的合作模式。IMAGE的負責人明賀正一則表示,自身品牌的銷售具有組合營銷的特點,“比如女性購買服裝時,本來想買一個外套,我們可以幫她將里面的襯衫、下面的褲子都搭配好,從而吸引客戶購買一套”。這種銷售方式可以帶來更高的客單價,但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推廣平臺,而專業的時尚網站恰恰是品牌試水中國市場的好選擇,從而能避免其與現有“快時尚”品牌的“正面競爭”。
實體商鋪的突圍
“快時尚”品牌所營造的購物環境也不容忽視。大部分“快時尚”都采取大店鋪的銷售模式。比如淮海中路H&M、C&A全部是三四層的大容量,南京西路優衣庫的全球旗艦店也達到3300平方米。雖然大店鋪的租金、店員等運營成本遠比普通商場中的柜臺為高,但大店鋪的廣告效應也是立竿見影的。更重要的是,“快時尚”非常注重動線設計、展示方式、服務理念等與消費者購物體驗息息相關的細節。
“動線設計”聽起來似乎專業。其實這個名詞不難解釋,因為消費者在購物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店鋪的通道是否寬敞、指示是否明確、分類是否清晰……“快時尚”在這些細節上作了大量的功課:包括絕大多數商場提供敞開式的貨架,消費者可立刻獲悉產品的顏色、尺寸信息;試衣間不僅在數量上要與營業面積相匹配,設置的位置也符合消費者習慣——比如褲子是消費者最常試穿的產品,所以試衣間往往在褲區旁,讓消費者挑中褲子后立刻能試穿。相比之下,不少商場雖然越造越大,但動線設計方面的缺憾也越來越明顯,使得商場變成“迷宮”,消費者要選一樣產品往往需花上很多功夫。所以說,商場想要吸引消費者,有必要在動線設計上多下工夫。
展示方式、營銷理念也需要更新換代。記者注意到,此次在市百一店新開的優衣庫被稱為“全新概念店鋪”,而所謂的全新主要體現在店堂裝修、貨架設計、模特設計等方面。比如,門店采用具有質感的木地板,比常見的瓷磚具備更柔和的視覺效果;貨架的高度比大多數店鋪都低,既方便消費者拿取衣物試穿,又能增加店堂的通透感,方便消費者迅速了解商品布局。但據店方表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還是大量模特。這里的模特數量是其他店鋪的3倍,全面展示了各種服飾的上身效果和搭配效果。
眼下,實體商鋪受網絡沖擊很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展示力度不如網絡店鋪。網上有各種各樣的產品照片,但在實體店鋪中,往往需要消費者一件件尋找、試穿才能獲得結果。但“快時尚”在把握款式潮流的同時,也在購物環境的營造上進行了探索,吸納了網絡店鋪的長處,這也是它們能吸引消費者常進去逛逛的重要原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