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能榨出多少油水 200-300億有可能嗎
以前,供應商還拿1號店制衡京東,現在自營采銷類型的商超電商,實質上只剩下京東一家,強化了京東在該品類的話語權,最終有助于快速提升京東整體在商超品類的毛利潤率,盈利能力。收購,會提升盈利,而不是導致虧損。從這個層面來說,品牌供應商,將是這次收購的利益受損者。沒有品牌供應商喜歡渠道一家獨大,線下線上都一樣,因為渠道都一個德行。
只是注冊購買用戶,按照自己做營銷推廣成本要花20億左右,由于這些用戶粘性和忠誠度更高,可以給到30億的市場價值,賣出去也就這個價。如果京東真100億收購1號店,真的太貴了。當年易迅網作價給京東的時候,也差不多是0.3倍PS,30億的估值。那么對京東,1號店能榨出來多少油水?能夠給京東帶來多少價值,或貢獻多少銷售額?
供應鏈不足,倉配物流覆蓋限華東,在沒人才,運營等各方面管理極度混亂情況下,1號店在經歷了斷崖式下跌之后依然做到了年流水百億。2015年京東的GMV是4627億,活躍用戶數是1.691億,1號店一千多萬活躍用戶,按照京東的標準,1千萬活躍用戶可以創造的GMV是273億到300億左右。如果按照0.3-0.5PS算,資本價值可以做到100-150億。
那么,接管1號店的自營業務會擴大經營虧損嗎?假設此前1號店的虧損率10%,營銷預算6億,京東采取榨干策略,營銷預算砍到2億,虧損率可以收窄到6%。另外,1號店的倉配履單成本比京東高,每單差不多17-20元左右。1號店的訂單以上海等城市為主,按京東的標準可以控制到12元左右,又可以減少三五個點的虧損。重疊人員大部分可編入京東,所以,還可省下行政管理成本,至少2個點。1號店在京東手里,如果不想擴大1號店的業務和用戶人群,當然,是有很大可能賺錢的,至少不虧錢。
至于整合中,什么中外企業文化融合都是扯淡?1號店就沒有什么沃爾瑪文化,1號店自己的文化都不復存在了。往簡單的說,相當于京東前端多了一個流量入口,商品后臺切換給京東,倉庫該關的關,人員該裁的裁,該合并的合并。京東此前已經整合了一個更復雜的ECC(騰訊電商),今天再收拾一個小一號的1號店而已。內部消息,京東CEO沈皓瑜負責牽頭整合1號店,一時半會兒應該不會離開京東,而此前有八卦傳言沈皓瑜離職。上周五沈皓瑜去上海1號店的倉庫考察了,估計接下來的關停整合也是很快了吧。簡單的事情,不必復雜化。
去年7月,沃爾瑪表示以7.6億美元從少數股東手中收購了該公司當時未持有的1號店的49%股權。京東收購1號店,從此,自營商超B2C,京東就再無對手了,雖然天貓超市試圖開始增加自營的品類。京東收購1號店的價值,除了潛在可能的給京東消費品事業部帶來超過200-300億左右的收入,同時,也消滅了一個競爭對手。強化了京東在商超品類(快消品)的話語權!
2015年,京東消費品事業部的銷售額差不多500億,2016年800-1000億,算上1號店200億,就是1000-1200億。而2015年中國零售排行榜,華潤827億,聯華680億,大潤發615億。京東現在不只是線上最大的商超,也是中國線上線下最大的商超。規模就是話語權,有話語權才有資格談毛利潤率和盈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