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從未單獨研究過創業板注冊制
“證監會從未單獨研究過創業板注冊制,根本不存在3月1日創業板全面停止審核的安排,也不存在主板、中小板擇期再做安排的問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2月26日就“自3月1日起創業板將全面停止審核,后續按注冊制實施,主板和中小板暫時未定擇期再做安排”的傳言作出回應。
他同時表示,證監會強烈譴責這些不負責任的虛假傳言,并再次重申:編造、傳播股市謠言是違法行為,證監會已查處和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將進一步加大打擊股市謠言的力度。同時,證監會將加強輿情監測,及時澄清不實傳言。
“提醒廣大投資者關注證監會正式發布的信息,不傳謠、不信謠,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鄧舸說。
對于注冊制的最新進展,鄧舸回應,“注冊制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制度設計必須充分考慮我國市場的環境和條件。全國人大做出的授權決定,為啟動注冊制改革的技術準備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證監會將按程序研究制定專門的部門規章、信息披露準則和規范性文件,系統構建注冊制的規則體系。”
“這一工作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在此過程中,證監會將與市場各方充分溝通,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在此之前,新股發行受理和審核工作的規則不變、程序不變。”鄧舸說。
對于“方正證券將自29日起解除此前融券交易的臨時性限制措施,是否意味著融券交易全面解禁”這一問題,鄧舸介紹,據向方正證券了解,2015年7月初,該公司根據當時市場和自身情況,暫停向客戶提供融券交易服務。2016年2月24日,公司通過網站告知客戶,擬于2月29日起解除此前融券交易的臨時性限制措施。
“方正證券暫停或恢復融券交易屬于公司自主的商業行為,證監會并未對證券公司提出過相關要求。”鄧舸說。
他同時介紹,2015年8月3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修改業務規則,規定投資者融券賣出后自次一交易日起方可償還融入證券,此后融券業務規模快速下降。截至2016年2月24日,全市場融券余額23億元,當日融券賣出交易額1.2億元,僅占當日全市場交易量的萬分之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