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力量將繼續大舉進軍服裝行業
面對越來越多人涌入電商經營和龐大的網購群體,從前實體店“閉著眼都有錢賺”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實體店經營戶和房東之間都非常糾結:經營戶們希望能夠再降低房租,減少經營成本;房東們怕租金一降再降,將擾亂市場,對降租很為難。但是,2016年各行業都不太景氣,在整個市場行情的壓力下,繼續降租勢在必行。
截止目前,共有15家服飾企業出現在IPO排隊名單里,而且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選擇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5家服飾企業有10家選擇在上交所上市,占待上市服飾企業的三分之二。IPO重啟后新亮相的三家服飾企業日播時尚集團、地素時尚和上海拉夏貝爾服飾均選擇在上交所上市,概括地說,這與監管部門的政策變動有關,也是企業自愿選擇的結果。
縱觀2015年已上市和待上市的服飾企業,除了女裝,還有來自運動服飾、男裝、母嬰用品、童裝、內衣、鞋服、皮具、休閑服飾設計、戶外用品等細分行業的企業,可以說是相當細化,和以前男裝、休閑裝、運動服飾集中上市不同,服裝各個細分行業越來越多企業選擇登陸資本市場將是一個趨勢,這個趨勢與資本市場改革加快、服裝行業向更“大”的內涵進化、消費需求愈加個性化等趨勢相吻合。可以預計,隨著互聯網 等新經濟模式快速發展,線上服裝品牌亦有可能登陸資本市場。
隨著資本作為競爭力的價值逐漸顯現,近兩年,服裝業對于資本的追逐終于厚積薄發。這某種意義上象征著服裝資本時代隨之浮出水面。資本市場的活躍,為這些服裝企業帶來了巨大收益,并使其戰略擴張步伐提速。不過,最終能否實現驚人一躍,還取決于品牌層面的較量。
此外,高收益與高風險往往形影不離。資本帶給了企業更多的空間,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游戲規則。中國市場對于追求成長空間的資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在如此高漲的勢頭下,服裝企業更需要冷靜、理智、謹慎。因為,當“熱錢”都轉向了某一領域時,這個領域會迅速增值,但如果企業不能短期獲益,不能給投資商快速回報,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風險增加,部分行業出現了倒閉、罷工、裁員、降薪等現象,服裝行業當屬其一,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紡織服裝業有2000萬就業人口左右。
從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包括服裝制造、批發、零售各環節。而眾多服裝企業關店之下,必然會有大批的店鋪銷售人員和與之配套的總部或分公司職員面臨轉行,而在銷售量減少的情況下,紡織、輔料等各公司減員增效也在推進之中,再加上目前國家大力推行的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會不斷涌現出更高效的智能化機器設備,那么,連同工廠都會減少用工。因此,用工縮減,大量服裝人面臨轉行已經是2016年必然事件,對人力資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