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定增募資70億加碼上游養殖 雙匯發展深耕“全產業鏈”模式
在對外“祭出”專業化經營和投資股權的集中管理規劃后,雙匯發展再度向畜禽產品產業鏈深入。
5月18日,雙匯發展(000895.SZ)對外公布一項計劃募資達70億元的定增計劃,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生豬屠宰及調理制品技術改造項目、肉制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中國雙匯總部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按此投向,雙匯發展將在生豬和肉雞領域進行產能、技術等方面的升級,公司表示,此舉的目的是更新和拓展現有產業鏈,增強上游養殖環節生產能力,提升屠宰、肉制品環節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并優化產品結構。
在經歷了“非洲豬瘟”的沖擊后,市場對肉雞的消費熱度一度提升,在這些肉制品產業鏈條上,雙匯發展在行業周期加速擴張。
加碼上游雞豬養殖
在豬肉制品市場“縱橫”多年后,雙匯發展的生豬養殖加工一體化產業鏈條已然成熟。從此番定增募投資金的分配上來看,大部分資金將用于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
公告信息顯示,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集飼料生產、種雞養殖、雛雞孵化、商品雞養殖和屠宰加工為一體,總投資金額為45.16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33.3億元,全部用于資本性支出。
雙匯發展認為,這種投入將增加公司上游雞肉產品產能,穩定下游肉制品加工業務的原材料供應,增強成本控制力;此外,通過在養殖端的投入,能提升公司在雞肉類原材料自給率,對后端肉制品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和產業鏈加工效率都能得到提升。
這種描述正是雙匯發展在生豬產業鏈上的布局邏輯的復制,針對肉雞行業,其所籌謀的也是一個全產業鏈式的發展模式。
而針對此前重點的肉制品一體化業務來說,自2018年起非洲豬瘟暴發對產業鏈造成不小的沖擊,加之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諸多屠宰廠弊端凸顯。與此同時,生豬養殖端的價格持續高位對行業盈利能力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在此次預案中,雙匯發展加入了擴大生豬養殖的產能、升級屠宰技術設備等項目。公告顯示,生豬養殖產能建設項目總投資12.57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9.9億元。
生豬屠宰及調理制品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4.85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3.6億元。肉制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3.24億元,主要用于廠房改造、設備購置等,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2.7億元,達產后年產肉制品約 6萬噸。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暢在其研報中指出,中小規模屠宰廠穩定性差、兩端議價能力低,可能會因上行承壓逐步退出市場,從而加速提升行業集中度。“雙匯基地全覆蓋的優勢會導致其集中收益,因此在屠宰行業薄利的背景下,雙匯發展需要通過拓展肉制品業務,彌補屠宰業盈利差和產銷不均衡的問題,實現屠宰業務和肉制品業務互利共贏。”
值得注意的是,雙匯發展還擬將13億元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表示,過去幾年,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負債水平也有所提升,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0.31%。因此公司需要補充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流動資金,以滿足公司持續的業務發展,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優化資產負債結構。
增強抗風險能力
這不是今年來雙匯發展在產業鏈上的首次大動作。
此前的4月28日,雙匯發展公告,擬與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人民政府簽署投資協議,建設生豬養殖及肉雞產業化項目,預計固定資產投資約人民幣27.15億元,其中生豬養殖項目投資約人民幣9.8億元;肉雞產業化項目投資約人民幣17.35億元。
而在2019年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總裁馬相杰曾透露,今年會在生豬和肉雞養殖方面加大投入。
這種時機選擇在業內看來并不突兀。
在畜禽行業,生豬和肉雞基本屬于正向關系,此前,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我國雞肉消費量大幅攀升,拉升行業景氣指數,肉雞價格大幅提升,倒推到養殖端價格攀升,在2019年下半年豬肉價格逐步回落周期內,一度帶來肉雞養殖的虧損。
如今,在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我國肉雞行業和生豬行業雙雙進入價量回落的“低迷期”。
在此前的一場行業論壇上,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邱嘉輝,預判白羽肉雞產量大約下降30%,其中非一條龍的減量大于一條龍企業減量,小公司的減量遠超大公司減量。而在供給端,據白羽肉雞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其預計全年肉雞出欄將下降5%。
不過,這些影響是暫時的。農信研究院的一份研報顯示,我國是全球第三大肉雞生產國,產量僅次于美國和巴西。總量上基本可以自給自足。而在消費量方面,2010年到2018年間約為1100萬噸-1400萬噸。但我國肉雞產業具有小規模性、區域性和季節性。而肉雞行業的養殖和加工環節集中度低。肉雞企業集團化成為當前發展的一個方向,此前,已誕生上市公司溫氏股份、立華股份等。
“雙匯發展這類集團化的產業鏈式發展模式,也將是當前主流的一種發展模式。”長江證券一農業研究員也指出,2019年,白羽肉雞和生豬產能處在歷史低位,特別是隨著環保政策的落地,在養殖端的集中度會是一個趨勢,對于后端的加工業務來說,提升了原料自給率。而落后產能加速淘汰,行業整合提速,大中型企業面臨更大的整合機遇和優勢。
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馬相杰還曾指出,2019年,結合行業情況,公司肉制品整體提價20%左右。這讓雙匯發展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期內雙匯發展屠宰生豬1320萬頭,同比下降19.04%;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309萬噸,同比下降1.47%;實現營業總收入603億元,同比上升23.4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億元,同比上升10.7%。
“整體毛利率下降,且凈利潤增幅小于營收增幅,屠宰量下降,說明雙匯也受到了豬周期的影響,”上述研究員指出,但盈利能力提升給了其擴張的資本,且對比同行,這種產業鏈化發展模式,將讓企業的風險抵抗能力會大幅上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