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文化募資存隱憂
2月24日,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文化)披露了其招股說明書,成為繼華誼兄弟(300027,股吧)華策影視(300133,股吧)華錄百納(300291,股吧)之后,又一家沖擊IPO的影視公司。但記者在閱讀招股書后,發現新文化存在著不少隱憂。
鮮有扛鼎之作
新文化主要從事電視劇的制作發行及相關其他業務。據招股書披露,新文化在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4.57萬元3564.87萬元和15270.52萬元。從百萬到上億,新文化的增長速度可謂是突飛猛進。其近三年的備案公示的電視劇數量也由2009年的6部199集增至2011年的17部560集,但在數量激增的背后,公司的創作質量卻難言上乘。
在公司2011年制作的電視劇中,有58.05%是通過聯合攝制完成的,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更是高達86.83%。從電視劇的質量看,近三年公司所拍攝的電視劇水準和影響力一般,未有能夠獲得金鷹獎飛天獎的高水平劇作,制作水平與行業龍頭華誼兄弟華策影視相去甚遠。
現金流不樂觀
高速的擴張并未能夠給公司帶來真金白銀,卻使公司的資金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中,新文化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分別為-2659.77萬元183.26萬元-7014.49萬元。而在2011年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構成中,貨幣資金占資產的比值僅為8.02%,應收賬款和存貨卻高達28.22%57.12%。負債更是從2009年的5183.48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22278.91萬元。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公司的現金流不容樂觀。
而新文化本次IPO募集資金用途為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更是印證了公司現金流緊張的事實。
主營業務單一
2011年新文化的毛利率為37.13%,而華誼兄弟華策影視2011年前9個月的毛利率均在50%以上。不難看出,新文化的盈利水平與行業龍頭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新文化主營業務單一,98.92%的營業收入都來自于電視劇,對于電影制作等毛利較高的業務,公司僅剛剛涉足;另一方面,影視業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從投資制作到發行上映的過程中衍生出的環節眾多,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行業競爭格局往往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而新文化對影視業衍生業務的控制能力不足,對整個產業鏈的把握也明顯弱于行業龍頭華誼兄弟和華策影視。在招股書中,公司募集資金的主要目的是補充營運資金,緩解資金壓力,并未能看到將募集資金投入到資源整合產業鏈延伸的具體計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