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港股A股面臨冰火兩重天
“真正的注冊制絕不是溫室花房,它會帶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變化甚至是沖擊,投資者一定要有這樣的心理預期。”一位專門研究過境外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歷程的私募人士這樣說道。
據其分析,對于A股市場而言,首當其沖的將是那些幾乎已經喪失生存能力但卻維持著高股價的垃圾股,“如果是正宗的注冊制改革,它們將一錢不值”。
“這類股票之所以能維持高股價,只因為它們有一個上市代碼,成了所謂的殼資源,存在烏雞變鳳凰的可能,所以市場才給它們那么高的估值,但注冊制之下,發行管制消失后,誰還會花幾個億去借烏雞的代碼呢?”上海某券商并購部負責人說。
這位資深業內人士強調,只要注冊制是動真格的,垃圾股的股價將發生雪崩式的下跌。而且在A股市場上這樣的垃圾股還不在少數。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監管層都應該對這一點有所準備,避免讓這樣的沖擊成為影響改革進程的絆腳石。”上述并購人士提醒道。
在上海另一位長期跟蹤港股市場的私募人士看來,與實行注冊制的香港市場相比,上述提醒絕非杞人憂天。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這一點。
截至2014年10月底,港股有1700多家上市公司,從股價分布來看,673只個股價格低于1港元,占比38.83%。其中有32只不足0.1港元,還有402只股價不到0.5港元。
股價高于1港元的個股中,351只個股的股價在1~2港元,股價不到5港元的個股有1380只,占港股市場的80%。
與港股相比,A股的股票無疑要“值錢”得多。
股價懸殊的另一面,是兩個市場個股市值的巨大落差。
數據顯示,1700多家港股公司中,市值低于10億港幣(約8億元)的就有多達600家左右,而與之相對應,市值低于8億元人民幣的公司在A股早已銷聲匿跡。
而在港股市場,低市值公司則是比比皆是,不少公司甚至只有區區一千萬元市值。
“單純的比股價高低沒什么意義,關鍵要看A股的這些股票價格為什么比港股普遍要高,有沒有其合理性。”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如果A股公司的業績更好,當然市值就應該更高。”
“目前A股想要借殼上市至少要掏5個億左右的殼費,有時候甚至還要接受更加苛刻的條件,而一旦實施注冊制,只要是好企業,IPO將不再困難,這些高價的垃圾股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前述并購人士說。
而近期藍籌股持續飆漲,垃圾股持續下挫,也被認為是注冊制預期下的市場變化。
“注冊制推行后,形成良好的市場自我修復節奏,有利于股市‘慢牛短熊’的市場格局,都是極大的利好,將吸引投資者從垃圾股投資向價值投資轉移。”董登新對此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