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中的不少上市公司停止實施定增項目的公告
2015年下半年以來,二級市場經歷了幾輪過山車行情,實體經濟背負著去產能、去庫存、調結構的重擔,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中的不少上市公司迫于市場環境變化,紛紛刊登了停止實施定增項目的公告。然而,有時候結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開始,機遇也往往藏于其中。
截至2016年5月20日,2016年A股累計有131宗定增預案停止實施,涉及98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周有5~6個定增標的的項目被停止實施。其中有34家上市公司,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因為資本市場環境變化而主動叫停定增項目;其次,11家上市公司因需推出新的定增方案而停止實施原定預案;數量占比分別在11%和10%的定增因收購重組標的難以達到收購條件、與標的公司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而叫停并購重組預案;而相關標的中僅有占比9%的公司是因發審會或證監會未通過而被動停止實施;因上市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未通過而停止的合計占比也只有11%。
通過對停止實施定增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因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主動叫停的占比超過七成,而這類標的存在較大的可能性在更合適的市場環境下、或尋找更合適的重組標的時推出更適宜的定增方案。從分析結果來看,61個標的中20個交易日超額收益率大于5%(平均絕對收益率21%)的標的對應的六大特征進行驗證,發現6個指標中持有20個交易日超額收益率大于5%的標的個數占比(即勝率)基本均在65%以上,而如果加上市值小于30億元的標的,勝率均在75%以上。
我們以2015年12月29日到4月29日停止實施的74個定增標的為樣本(去掉停牌的,有效標的還有61個),計算從停止實施公告日以收盤價買入(停止實施日停牌或非交易日的從次一交易日以收盤價買入),持有20個交易日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以下簡稱20個交易日絕對收益率、20個交易日相對收益率)。
綜合“是否主動停止定增、停止實施原因、停止實施日股價是否倒掛、停止實施前20個交易日漲幅、停止實施日市值、停止實施定增標的PB以及定增目的”這七個因素20個交易日超額收益情況分析,我們歸納出從二級市場的短期投資視角篩選停止實施定增標的的6個標準:(1)主動叫停定增(市值小于30億的可放寬);(2)停止實施原因重點考慮因“資本市場環境變化”、“方案變更”、“收購標的不達標”導致終止的項目標的(總市值小于30億的可放寬);(4)發行價相對停止實施日股價折價率:倒掛(總市值小于30億的可放寬);(5)停止實施日前20天漲幅小于10%(總市值小于30億的可放寬);(6)停止實施日PB小于6(總市值小于30億的可放寬)。
二級市場的劇烈震蕩導致眾多2015年高點時公告定增預案的標的股價相對發行價或者底價倒掛,這或許也是許多定增項目不得不停止實施的原因。截止到5月20日,2016年停止實施的定增標的中,有占比達42%的定增項目在停止實施日股價倒掛。因資本市場環境變化而停止實施的標的發行價相對停止實施日股價的折價率均值僅為-13%,其中有超過六成的相關標的股價出現倒掛。因方案變更而停止實施的定增標的中股價倒掛的占比也高達56%。或許正是因為股價出現或瀕臨倒掛,使得上市公司認為既定的發行方案已不合時宜或需要推倒重來。
因收購標的資產未達標導致定增流產的標的中,有超過四成在停止實施公告日出現股價倒掛,此類標的在項目停止實施日往往會受此消息影響大幅下挫,然而重組動機的暴露則提供了未來資本運作的想象空間,短期的股價下殺或許是較好的中長期買入時機。以德力股份和金貴銀業為例,停止實施日該兩個標的股價倒掛率分別高達37%和19%,但停止實施日買入持有30個交易日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率則分別高達25.49%和23.04%。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