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套路深 欺騙的其實是二級市場的股民
異化,簡單地講,就是把自己變成非己的過程。在哲學上,異化就是事物變化為自身對立面的過程。異化,曾經是個敏感話題。但是,異化其實在現實中無所不在,在股市也是如此。比如說增持,特別是大股東的增持就是在異化,異化成什么呢?異化成大股東影響股價,經營公司市值的過程。
大股東增持變為董事長增持,董事長增持又變身為職工增持,董事長一般是公司的所有者,但是董事長自己不增持卻動員員工增持是不是有點奇怪?當然,董事長也不是只動嘴皮子,董事長還會向員工承諾,你增持,掙了算你的;賠了,算我的。這種承諾,聽上去很美,但是充滿了欺騙。欺騙的其實是二級市場的股民。
從類似的概念提出到現在,水皮還沒有看到有哪位董事長真正補貼了員工的增持。事實上,這樣的號召始自2015年7月以后的股災,彼時大量的公司股價崩盤,證監會公開號召救市并且明確要求上市公司自救,大股東增持就是其中的五大選項之一,暴風科技就是那個時候提出增持方案的。
雖然一度股價有過18%的上漲,但是我們都知道在重組失敗后暴風科技的下跌已經超過68%,這樣的跌幅如果員工響應了馮鑫的號召高位增持,不知道董事長又有多少的資金可以補貼給大家。更直白一點,如果董事長們真的覺得自己公司的股價足夠低,低到忍無可忍的地步,為什么這樣的便宜不自己撿而要讓給員工。再進一步講,如果董事長們無錢補倉那么又怎么能指望他承擔兜底的責任,或者有心也是無力!
所以,所謂兜底增持純粹就是忽悠。這種忽悠并非無的放矢,事實上,公布方案的公司多少都能收獲立竿見影的效果,科陸電子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前的增持公告為其收獲了6個漲停板,即便至今也有近40%的漲幅;所以,嘗到甜頭的科陸電子成為二進宮的嘗試者。城里人的套路太深了。
大股東的持股成本永遠是個謎,有人擔心質押股票面臨爆倉的危險,擔心有多少公司會從此易主,這多少有點杞人憂天,大股東質押的股票即便打三折也是一種變現;所以,大小非減持新規對這些質押的大股東是沒有約束力的,受傷的其實是已經收押了一批股票的機構,無法強平只能干賠,賠多少就看泡沫有多大,大股東撤退的公司究竟值多少價值,投資者可以自己去判斷。
中國股市正在經歷轉型,作為既得利益的大股東群體會尋找長期經營和短期套現的平衡,如果一個公司做砸了還能賣殼賣個十億二十億的話,又有誰會把精力放在經營上?如果清倉式的減持變現收獲遠超一輩子苦心經營的利潤,還會有誰整天去擔心股價的漲跌?問題是這種平衡的成本總要有人承擔,而這個角色只可能是散戶。
口惠而實不至,這就是董事長們號召員工兜底增持的本質,要么鐵公雞不肯出血,要么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總之,不地道。不知道證監會什么時候才會對這種沒有任何約束力的大股東聲明進行監管。忽悠,也是要有底線的。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