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業競爭”困擾同慶樓 餐飲業A股上市十年來能否再破魔咒?
12月6日,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慶樓”)將于12月12日上會接受證監會發審委審核,距其2016年6月首次報送IPO材料,已經過了三年半時間。
相比與港股市場的“百花齊放”——味千中國、呷哺呷哺、海底撈等成功上市,九毛九也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反觀A股市場,餐飲類公司上市卻冷冷清清,十年來只有廣州酒家成功上市,而其IPO之路,也曾歷時七載,一波三折。
曾經老牌的餐飲上市公司中,湘鄂情,早已轉型更名為中科云網,剩下的兩家餐飲龍頭——全聚德走下神壇,營收凈利雙降,預計全年凈利縮水一半;西安飲食連續六年扣非凈利潤為負,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368萬元……
眼下,正在A股排隊IPO的餐飲企業僅剩兩家,除了同慶樓,還有2019年6月剛剛提交申報材料的中飲股份,與同慶樓同期排隊的九毛九在等待三年后轉戰港股。老字號同慶樓能否突破餐飲難上市的魔咒,成功IPO呢?
凈利大幅波動
公開資料顯示,同慶樓主要從事餐飲服務,定位以滿足大眾消費為主,產品包括徽菜、粵菜、滬杭菜、川菜、湘菜、 淮揚菜等,其中,2010年,同慶樓作為中華八大菜系之徽菜唯一代表,入駐世博園。
經營規模上看,同慶樓的體量相比A股市場餐飲企業處于中等水平,營收規模較高,但利潤率卻不高,且報告期內業績存在一定的波動。其中,2015年因確認股份支付出現4763.14萬元的非經常性損失,從而導致公司凈利潤遭腰斬, 2016年,公司又在營業收入增長并未明顯提升的情況下,凈利潤卻激增。
2014年-2016年,同慶樓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0.68億元、11.61億元和12.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186.16萬元、3143.44萬元和1.24億元,利潤率分別為6.74%、2.71%和10.26%。
2016年同慶樓增長最為明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7%;凈利潤同比大增2.93倍。同為國內特色餐飲的細分龍頭廣州酒家,2016年營業收入為19.36億元,同比增長11.49%,實現凈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13.67%。
對于業績劇烈波動的具體原因,同慶樓并沒有具體披露,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餐飲行業存在結構性過剩,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且受互聯網沖擊、宏觀經濟周期以及政策影響較大。
“餐飲企業A股IPO難很多都是涉及財務問題,因為傳統的餐飲企業普遍是小額多單、現金交易,賬目透明度不高,很多采購環節、消費環節都存在不規范的情況;另外食品安全問題、競爭激烈、內控管理和標準化難度大也是餐飲企業證券化率較低的原因。”12月9日,滬上一家中型券商餐飲和旅游行業分析師受訪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同慶樓及其下屬公司曾多次遭遇“食品安全危機”,報告期內(2014年-2016年),公司曾受到26次食品安全、衛生、環保方面的行政處罰,有的處以高達10萬元的罰款,有的還責令停產停業,甚至還有家被吊銷營業執照。報告期內公司所在主要城市消費者協會受理了同慶樓15宗投訴案。
此外,同慶樓的員工社保問題也曾被質疑。招股書披露,同慶樓2014年-2016年內社保及公積金繳存比例較低,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員工人數六千余人,但社保及公積金繳存人數均不超過兩千人。
引同業競爭質疑
除了經營業績在2016年突然爆發之外,同慶樓股東的“同業競爭”問題,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同慶樓實際控制人沈基水的胞弟沈基前從事餐飲行業多年,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2017年6月),沈基前直接、間接控制12家公司,其中大部分為夢都餐飲相關企業,與同慶樓從事相同或相近的業務。
官方數據顯示,沈基前旗下有一家名為夢都集團的企業,是一家以餐飲連鎖企業為主,賓館酒店管理、房地產開發、旅游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偛吭诎不帐●R鞍山。而同慶樓注冊地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夢都集團旗下夢都餐飲的全部股權,是2011年沈基水轉讓給沈基前和王燕的。
盡管同慶樓一再強調,“沈基前所控制企業中存在與同慶樓從事相同或相近的業務,但由于兩者之間在股權、財務、資產等方面均為獨立的主體,對發行人的經營和財務不構成影響,該情形不構成同業競爭,對發行人本次發行上市不構成實質性障礙”,但該問題仍然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證監會要求同慶樓說明,沈基水將夢都餐飲全部股權轉讓給沈基前和王燕而非發行人的原因,定價依據,是否公允,交易是否真實,價款是否支付完畢,是否存在股權代持轉讓前后的股權情況,夢都餐飲的業務、經營情況及報告期內主要財務數據,以及沈基水、沈基前對外投資的情況,雙方是否持有對方控制公司的股權,是否在對方控制公司中擔任職務等。
同時,證監會還提出質疑,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是否簡單依據經營范圍對同業競爭做出判斷,是否僅以經營區域、細分產品、細分市場的不同來認定不構成同業競爭,是否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或競爭關系。
“同業競爭確實是企業上市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但一般已經在首次反饋意見中提出的問題,企業、保薦機構肯定要進行自查,如果不能解決,可能早在上會之前就撤回材料或者申請中止了,能到發審會這一階段,肯定是企業、保薦機構已經有比較充足的準備和溝通,當然也不排除最后還有變故,這要看企業是否能說服發審委?!比A南一家中型私募機構人士受訪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