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菁證券常務副總經理魏山巍: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會更加有的放矢
如今科創板設立已經滿一周年,新三板全面改革剛剛啟動,證監會“深改”12條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中仍有創業板處在待發的階段。
相比科創板是新設立的市場,創業板改革將是存量增量改革兼顧的板塊。
制度的變革也將傳導至證券市場,事實上科創板的設立已經開啟了一輪券商格局的洗牌,無疑創業板注冊制的到來會加速變革。
資本市場迎來大變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何往,投行業務又將何往?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華菁證券常務副總經理、投行業務負責人魏山巍。
魏山巍。資料圖
改革必要性
《21世紀》:現在的創業板能達到十年前創設時設想的初衷嗎?十年發展后,整個市場積攢了哪些沉疴,現在是推行創業板改革最合適的時刻嗎?
魏山巍:歷經十年發展后(自2009年10月),創業板企業構成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高達9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占比75%以上,這符合當年創立創業板時“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中小板、創業板等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期待。
但目前設立十年之后再回頭看,創業板發行、定價、審核整個體制都與其他板塊相類似或采用同樣的標準,雖然在技術細節上還有所區別,但本質上已經沒有太大區別,這也導致創業板目前來看與主板和中小板越來越趨同,缺乏自己的特點。
從全球各地的情況來看,包括在美國等地創業板都是明顯區別于主板的一個板塊,應該是肩負不同的歷史使命。這也導致了盡管目前創業板也涌現了大批優質的公司,但先進的、走在最前面的新經濟公司確實比較少。
當下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應該放在如何把這一輪在私募市場利用PE/VC的資本快速長大的公司留在中國市場,目前來看光有科創板是不夠的。
《21世紀》:上一個問題你談到了創業板定位的問題,這也是市場對這一次創業板改革十分關心的地方,從你的理解來看,創業板這一輪改革應該堅持怎樣的定位?
魏山巍:從創業板的角度來講,歷史上創業板是有板塊聚集效應的,比如精密制造業,醫療器械,軟件類的公司,因此我建議創業板可以沿著相對來說比較成型的板塊方向,進一步推動形成板塊的聚集效應。
另外希望創業板能夠增加包容性,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聲音認為應該把創業板企業上市的門檻降得更低,但我認為沒有必要,而是應該增加創業板的包容性,包容性就體現在應該從哪些指標,哪些方面去考慮,去歡迎和促進哪些公司來上市,不要過于苛求企業的硬件條件,更多要讓市場去做選擇。
《21世紀》:同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不一樣的是,創業板并不是一個新設立板塊,因此這意味著創業板注冊制的改革是基于存量的市場的改革,對此你怎么看?
魏山巍:創業板雖然有與主板、中小板趨同的趨勢,但是畢竟運行10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數據和教訓,從這個角度來講創業板去做存量注冊制的改革會更加有的放矢,穩妥性和成功的概率會更大。
另外,整個中國注冊制改革本身也不是顛覆式的一步到位的改革,而是在存量基礎上逐步漸進的改革。相信深交所至少在1-2年以前就已經在持續研究和總結創業板運行過程中的存量問題,基于此,我認為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推進會更穩妥,短期內見效會比較快。
《21世紀》:注冊制改革是否也會給投行尤其是IPO業務帶來非常大的改變?
魏山巍:市場將注冊制改革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定價問題上是片面的,未來真正形成的市場化改革是要求投行對公司業務的本質有深入的理解和看法,特別是戰略層面,另外未來在企業增長層面也可以給客戶一定的建議或意見,甚至一定程度能夠去反向梳理企業發展歷程,影響客戶的投資戰略。
另外注冊制改革對二級市場的研究和銷售體系也會有所沖擊,目前已經有個別新興券商開始有意識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符合中國未來注冊制情況下的研究和銷售體系,但這樣的機構確實很少,和全球市場的金融機構相比相差非常遠。
券業新競爭格局
《21世紀》:未來資本市場的變革是否也是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魏山巍:我相信對于所有中小券商都是重要的機遇,這樣的機會甚至不能說是彎道超車,而是換賽道去比賽。
也就是說中小券商可能會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例如能夠獲得兩年以內的窗口期,這兩年是否能夠抓住機會,在業務數量上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要有代表作。因為在數量上超過傳統頭部券商的機會不大,但沒有一定的業務量也就沒有市場影響力。
因此,擴大團隊是必須的,同時要在擴張的時候保證動作不變形,團隊質量不下降,而且有自己的特色,保證特色不被過度稀釋,保證原有的優勢能夠發揮出來,有說服力的代表作,為下一階段競爭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基礎。
《21世紀》:從你的判斷來看,未來競爭的窗口期是多久?
魏山巍:基于這樣的判斷,注冊制改革下投行業務的競爭就看未來的18個月,剛好是科創板開板后的24個月,這24個月會變得至關重要,因為這24個月市場會逐漸變化,走向成熟,會讓大家看明白新的游戲規則是什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