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躍不出的情感引力
鄭磊/文
研究人類行為與認知的我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人類為何感性多于理性?在經典經濟學理論里,總是假設人具有超級理性、認知能力極強,隨時掌握完整信息,因而總能做出符合最優決策。而心理學家認為這個假設是天方夜譚。如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大量事實,讓我們更準確地了解自己——三位醫學博士、神經疾病治療專家撰寫的《愛的起源:從達爾文到現代腦科學》,用前六章解釋了人類情感對于認知和行為的決定性影響,另外四章指導如何用愛幫助自己和親朋過好一生,值得每個人閱讀。
《愛的起源:從達爾文到現代腦科學》。資料圖
人類大腦伴隨進化而分成三部分:爬行動物腦、哺乳動物腦、新皮層,分別在人類情感活動中有不同角色。爬行動物腦是位于脊椎頂部的一個球狀體,控制呼吸、吞咽和心肺擴張、酸堿平衡等基本生存功能。這個部分調節對于人類生存繁衍最重要的擔憂、恐懼情感,爬行動物也是通過這個功能避開潛在危險。此外,其中的中縫核決定了人的天生性情,奠定了一個人的情感基調。哺乳動物腦也叫大腦邊緣系統,包裹著爬行動物腦,是夢和高級情感活動中心。我們看到、聽到、嗅到和感覺到的,以及體溫、血壓、心律等體內狀態參數都會傳到這里,協調使身體達到應對外界環境的最佳狀態。動物由爬行、哺乳,再進化到直立,大腦容量不斷增大,出現了語言功能,最終發育出了大而厚的新皮層,負責說、寫、規劃和推理功能的神經元集中在此,可以進行抽象思考。
出人意料的是,人的認知和行為主要來自情感而非理智思考。人在絕大多數時間都不使用“慢思考”的系統2,而主要依賴產生直覺的“快思考”系統1。邊緣系統就是系統1的主要執行者。我們曾經以為理解和理性能夠克服情感障礙,實際上,人們很少能很快控制住情緒影響,這是大腦進化結構造成的。情感的隱蔽性及其完全不受理性控制的力量,使得人們的邏輯思考能力相形見絀,很難發揮出人們期待的作用。
人具有社會性,撫養、群居、社會交流、溝通、玩耍等活動主要受邊緣系統指揮,損失這個部分會導致人喪失社會能力。而且邊緣系統還向新皮層發出指令,影響語言、規劃等抽象思維活動。人的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也是在邊緣系統的指揮下發出的。大腦邊緣系統根據接受的外部信號判斷對方意圖,并調整到某種情感狀態(做出面部表情,改變內分泌、心血管流速等),將信息傳送到新皮層,產生有意識的思維,同時新皮層的運動前區指揮做出行動計劃。這些活動幾乎在瞬間發生。
嬰兒在出生后的3-4年,是這個系統發育的最重要時期,決定了這個人一生是否快樂幸福。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的“依戀理論”揭示了人的共情和社會性的發展過程。嬰兒離開母親的愛撫和交流,哪怕不缺營養和細心照料,仍然無法健康成長,甚至會早夭。從人之初最早的母子紐帶,開始建立社會關系的生理過程。人體生理部分是開環的,即個人無法決定自身所有功能,需要一個互動協調系統,特別是與關系緊密的人的交流。如果這種交流持續中斷,人的生理節律就會紊亂,造成心理痛苦甚至絕望。這種情況在成年人身上也經常出現,只是隨著年齡增長,個人自我調節能力會增強。這種生理機能的相互作用使相互依戀和共同生活成為人類活動的中心。
互惠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人的合作動機既是天性,也是在后天逐漸養成的。大腦天性喜歡總結事物當中的潛在規則,嬰兒幼時經歷的一些相似情況會被當作慣例。成年人則把各種錯綜復雜的行為自動簡化成幾種規律的原型。所以,當一個人長時間暴露在某種情感模式中,這種模式的規律和結構就會深深印刻在腦海里。嬰幼兒最先從父母那里學到的是互惠合作,形成的習慣性反應和情感也具有互惠合作性,無需理性思考介入。兒童在社群里學到與人打交道的經驗,推動其健康成長。人的經歷和經驗決定了大腦結構變化,在遇到新情況時,大腦潛意識會自發找出相關記憶,為人們的日常行為提供指導。
人們一旦與別人建立了某種關系,雙方會強烈感受到對方情感引力的影響。我們擁有改變我們所愛的人的情感活動。人的個性和未來的發展,有一部分取決于我們所愛的人。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用愛塑造、引導兒童,拯救那些迷失的心靈,讓愛照亮人生幸福之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