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轉型
從監管層政策動向和銀行(行情,專區)業發展趨勢看,2014年有望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轉型的重要探索年。銀行業扭曲的資產負債表結構有望得到扭轉和重構,銀行資產管理開始走向3.0時代。
2013年-2014年初,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面臨 “兩堵兩疏”:在理財資金投向上,減少“變相信貸”,轉投債券等標準化工(行情 專區)具;在理財資金運作上,擺脫“資金池”,走向透明化,擺脫“剛性兌付”,走向“類公募”化。歸納而言,監管層的目的就是要緩釋銀行理財業務積聚的風險,逐步扭轉銀行業扭曲的資產負債表結構。
由此,2014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有望經歷幾大變革:
首先是“資金池”模式或將破滅。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大量采用“資金池”對接“資產池”的運作模式,這也是銀行理財產品低風險、高收益的重要原因。但2013年6月份的流動性緊張充分暴露了該模式的潛在風險。短期內,銀行理財“資金池”模式的破滅或將影響理財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收益率,理財資金投向將更多的轉向債券等標準化資產;長期看,“一一對應”的運作模式更有利于銀行理財的長遠發展。
其次是“類公募”產品或將得到普及。8號文、銀行資管計劃試點、網傳版107號文均對銀行理財產品提出了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的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只有向“類公募”產品靠攏,才能真正擺脫“剛性兌付”枷鎖,回歸“代客理財”本質,讓投資者自主承擔投資風險。“類公募”產品的普及對銀行的研究能力、產品創設能力、風控能力提出了挑戰,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突破同質化。銀行業有望真正孕育一批投資管理能力過硬的資產管理團隊。
再則是跨市場監管的升級。當前的銀行理財產品多借助不同市場間的制度差異,以跨市場產品的方式博取收益。隨著監管層對跨市場金融產品風控意識的增強,銀行理財產品的跨市場套利空間或將收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