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員工持股計劃成股市又一顆“炸彈”
日前,金葉珠寶發布公告稱,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預警線已被跌穿,并逼近股票平倉線,為防范風險,公司股票將申請停牌。上市公司還表示,將采取積極措施,通過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等有效措施降低平倉風險。筆者以為,須警惕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成為A股市場的又一顆“炸彈”。
今年1月15日,金葉珠寶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通過博時資本創利3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全部完成股票的購買,每股成本為18.49元。資料顯示,該資產管理計劃資金總規模3億元,并按照2:1的比例設立優先級份額和劣后級份額。而根據約定,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購買的股票預警線為16.05元,股票平倉線為15.60元。停牌前金葉珠寶報收于15.92元,已非常接近平倉線。如果市場繼續下跌,將存在被平倉的風險。因此,上市公司停牌應對,亦是倒逼下的結果。
今年以來A股市場風聲鶴唳,上證指數連續擊穿3500點至2700點的所有整數關口,投資者所遭受的損失與市場信心的疲弱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注冊制將推出、熔斷機制水土不服、GDP增速回落等均是造成市場向下尋求支撐的因素。當然,兩融余額持續下滑、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股票與資管計劃頻現爆倉等,亦是壓垮市場的眾多“稻草”之一。
除了A股市場需要進一步去“杠桿化”,將進入市場的杠桿性資金降至最低限度外,我們還應該反思的是不斷推出的創新舉措。熔斷機制自不必說,即使是融資融券制度,同樣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如兩融余額峰值出現在去年6月18日,而股市在6月15日開始下跌,從5178點至2850點,個中肯定存在融資爆倉的情形發生。這些爆倉資金無形中會加劇市場的震蕩,并在市場上形成負面影響。如果融資業務與融券業務能夠平衡發展,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中國資本市場需要創新,但更需要切合市場實際的創新,質押式回購交易、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創新舉措的推出,防范風險應該放在第一位。否則,像水土不服的熔斷機制式的創新,不僅對市場的發展無益,也只會損害市場與投資者的利益。這樣的創新,不要也罷!!!
去年6月中旬開始出現的股災,其災難性的后果讓整個市場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其時上市公司估值整體高企是造成市場下跌的主要因素,但場外配資等杠桿性資金在其中卻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進而引發市場資金的相互踩踏,多殺多的悲劇就此形成。如果不是監管部門強力救市,后果無形中會更加嚴重。也正因為如此,此后監管部門采取了一系列去“杠桿化”的舉措。
但從目前的市場情形看,A股市場的去“杠桿化”還有進一步深化的空間。事實上,無論是大股東質押股份,還是像慧球科技被強制平倉的資管計劃,都早已凸顯出杠桿性資金所隱藏著的風險。而這類風險,并非如監管部門所聲稱的“風險可控”。退一步講,如果市場真的是“風險可控”的話,去年就不會出現股災了,監管部門也無須下大力氣去“杠桿化”了。
因此,對于金葉珠寶員工持股計劃股票跌穿預警線的現象,我們不能再抱有“風險可控”的幻想,而是應該積極采取措施。須知,自2014年6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來,為數眾多的上市公司紛紛涉足其中。如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29日,有4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有198家實施完成。而從披露盈虧數據的164家公司來看,有110家員工持股計劃出現浮虧,占比高達67.07%,有的甚至處于深度浮虧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