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監管新規出臺 A股市場“不安寧”
媒體報道稱,《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已下發至銀行,這意味著自2014年12月以來擱置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新規征求意見有望于近日重啟。該新規對股票市場資金面構成利空,具體影響程度取決于新規是適用于存量理財資金還是新老劃斷僅適用于增量。因為一些非標和股票市場的配置會被擠到債券市場里,因此對債券市場構成利好,考慮到理財資金追逐絕對收益的心態,尤其利好于長端債券及中評級信用債。
他們認為,如果遠期理財資金加大委外的投入,考慮到委外資金中約有51%的比例投資于債券市場,對債券市場可能存在更為長期的利好。任澤平、楊為敩繼續維持看多利率債的判斷。對于股市,維持震蕩市判斷,今年股市的三大特點是區間震蕩、存量博弈和結構性行情主導,操作的策略是波段和輪動。新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擬對銀行理財分基礎類和綜合類,對于基礎類的銀行,其理財業務不能投資非標及權益類資產。而劃分綜合類及基礎類銀行的重要標準是銀行資本凈額,如果商業銀行的資本凈額低于50億元的話,將被劃分至基礎類銀行,其理財業務不得投資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
據我們估算,50億元的資本凈額紅線整整劃在了農商行的區域。公開公布財務數據的60家城商行的資本凈額中,只有7家的資本凈額不足50億;而在已經公布的32家農商行中,有16家(占一半)的資本凈額不足50億。因此,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應該基本都在綜合類銀行里,而農商行則有一半在綜合類,另一半在基礎類。從理財產品的募集資金來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占比大約是90%左右,再加上城商行和部分農商行,應該有超過90%的理財資金被劃分到綜合類銀行理財中,資產配置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僅有不到10%的理財資金不得投資于權益市場及非標產品。據2015年年報顯示:全市場理財產品余額為23.5萬億元,而投資于權益資產和非標資產的比例分別為7.84%和15.73%,影響非標及股票市場配置規模分別為3697億和1842億。以此測算,新政一對非標及股市資金面的影響估計不大。
即使是綜合類銀行理財,非標及股票市場投資也受到了不小的約束。新規規定:除了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發行的理財產品之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除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外的證券投資基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境內上市公司公開或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權。按照14年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的統計,一般個人客戶產品占比為69.48%,而機構客戶及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產品的占比各為23.16%和5.32%,仍然照投資于權益資產的比例為7.84%來計算的話,影響股票市場配置規模為1.15萬億。綜合來看,對綜合類銀行理財和基礎類銀行理財的限制,可能對股票市場及非標市場的影響規模分別達到1.33萬億和3697億元。如果對存量理財資金嚴格執行,新政二將對股票市場資金面構成明顯利空;如果新老劃斷僅適用增量,影響可能不大,具體待評估。
對理財產品降杠桿,禁止銀行發行分級產品。所謂分級產品,就是銀行將某只理財產品劃分成不同等級的份額,并按優先及劣后的順序進行收益分配。分級產品屬于一種場外杠桿,對分級類產品發行的禁令,相當于金融市場的“去杠桿”的政策一環。在理財產品的操作上,未來場外杠桿也很難被擠向場內。商業銀行應按季從凈利潤中計提理財產品風險準備金,其中,除結構性理財產品外的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 50%計提;凈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產品,按其產品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這一條并非新規,自2014年12月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就推出了此規定,但綜合來看,因預期收益類產品需繳更高的計提,因此反映出比較強的政策控風險心態。
在絕對收益的追求下,委外資金很可能未來會快速增加。銀行理財資金是市場中對絕對收益追逐意愿比較強的一類資金,在市場剛性兌付的心理下,理財資金一直屬于一塊“未被充分認識”的風險市場。新規的推出一方面控制了理財資金投資在權益市場和非標市場的比例,另一方面也是在逐漸推行理財的去杠桿。但是對于理財產品來說,在短暫的去風險資產、去杠桿之后,很可能進而通過委外來追逐更高收益。目前來看,委外產品占理財產品的規模大概是5%到10%,相當于約有2萬億的理財資金在給基金或券商的投資做優先級的杠桿,委外資金很可能未來會快速增加。
利好債市,利空股市。該新規對股票市場資金面構成利空,具體影響程度取決于新規是適用于存量理財資金還是新老劃斷僅適用于增量。因為一些非標和股票市場的配置會被擠到債券市場里,因此對債券市場構成利好,考慮到理財資金追逐絕對收益的心態,尤其利好于長端債券及中評級信用債。如果遠期理財資金加大委外的投入,考慮到委外資金中約有51%的比例投資于債券市場,對債券市場可能存在更為長期的利好。我們自6月以來判斷“經濟通脹下行,利好債市”,幫投資者堅決地把握住了這波債市行情,我們維持看多利率債的判斷。對于股市,我們維持震蕩市判斷,今年股市的三大特點是區間震蕩、存量博弈和結構性行情主導,操作的策略是波段和輪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