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軍:我怎么把廣告公司打造成娛樂帝國
當這個故事的男主角王中軍坐在記者面前時,他穿著一件黑色的阿瑪尼帶帽T恤,施施然的點起了一只雪茄,在緩緩升起的煙幕中說:“華誼為什么通過十幾年做大?我覺得這個里面確實有著運氣色彩。”他一再強調運氣與機緣,他說遇上馮小剛做電影是一種運氣,“人是有緣分的,如果我沒有認識馮小剛,我現在可能就不做電影這個行業了。”而這種“偶然”的運氣背后,是王中軍自身的歷練與一連串閃光的名字帶來的“必然”。
1994年,王中軍拿著10萬美元的創業資本回到北京,由王中軍領頭兄弟3人共同投資100多萬元創立了名為“華誼兄弟”的廣告公司。到了1998年,王中軍在一個電視劇圈的朋友介紹下,投資拍了第一部電視劇《心理診所》,從此走上電影電視制作之路。1998年華誼兄弟廣告公司一口氣就投了《沒完沒了》、《鬼子來了》和《荊軻刺秦王》3部影片。與此同時,王中軍與馮小剛結緣,馮小剛在華誼兄弟建工作室,從此成了華誼的重要品牌。馮小剛當年拍攝的《沒完沒了》以3300萬元成為當年冠軍;后來連續幾部大片都是當年冠軍,《手機》5400萬元,《集結號》2.7億元;《非誠勿擾》3.6億元,再到今年的《唐山大地震》,都一次次地刷新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紀錄。
在華誼發展的路徑上,“貴人”眾多,美林證券中國區主席劉二飛、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朱云來等金融界的風云人物曾為王中軍打通金融思路,華誼的股東中更是冠蓋云集,阿里巴巴的馬云、分眾傳媒的江南春 和萬向集團的魯偉鼎皆座上有名。
而在華誼上市之后,這出大戲開始漸入高潮,“我覺得上市后其實更安全了。”王中軍說,“現在我的腦子里頭沒有資金問題,我們只關注產品,產品最重要。有好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回報。我們有好導演,好劇本,好概念,還會擔心沒有收益嗎?”告別了資本焦慮的王中軍開始將夢想畫得更大,他開始與史玉柱合作成立華誼巨人游戲公司,并設想建設一個類似迪士尼樂園的華誼主題公園。
跑馬圈地的同時,華誼兄弟也不能回避和旗下明星、公司股東之間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關系。
對此,王中軍很看得開,“我的心態就是誰往高處走都可以。”“股東解禁拋售是很正常的事。我從來不認為人家把股票賣了是對公司的不忠誠,或者不看好公司。”與此同時,華誼也在培養自己新的創作力量,通過華誼強大的創作團隊,培養新的導演與明星,王中軍稱其為華誼“實驗室”。他說,“華誼一直非常強調拍攝中小片發掘新人,比如我們拍《可可西里》、《卡拉是條狗》、《李米的猜想》這些戲的時候,最大訴求就是發掘新導演。”而出身偵察兵的王中軍,與他帶領的這只中國娛樂產業急先鋒,下一步將如何發展?就此,王中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從廣告公司到娛樂帝國
運氣固然重要,也與個人性格有關。我的性格是遇到新鮮事物時容易激動和興奮。當人家給我講新的項目的時候,我就特別容易接受。我的執行力比較強,一件事情開始的時候不見得發展得特別好,但是從發始到收尾,我能把它越做越完善。
《21世紀》:可以回顧一下華誼兄弟這些年的發展歷程嗎?
王中軍:我們最開始是做廣告公司的,因為我自己是學美術,算是藝術家出身,但當時在從事廣告行業時,我覺得自己對于創意的開發還是很不錯的,每一個廣告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從事廣告公司時也比較順利,公司上了軌道。
然后華誼往電視電影業務上發展是因為把握住了一個機遇。我有電視圈的一個朋友建議我開始投資電視,由此就走上了這條道路。而把公司變成公眾公司的過程,則是在一些周圍朋友的影響下產生的想法,就像好演員需要導演發現他一樣,有一些朋友跟你聊一聊后覺得你還不錯,公司經營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可能會引導你,給你做一些掃盲教育,或者是投資你。
在有了這個想法以后,我們大概在5年前,開始做第一次股份制改革,從當初較為模糊一個家族公司往公眾公司的道路上走。而公司的成長也趕上中國文化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這些經歷背后,運氣固然重要,也與性格有關。我的性格是遇到新鮮事物時容易激動和興奮。當人家給我講新的項目的時候,我就特別容易接受。我覺得自己優點是聽得去別人的理念,這樣就能學到別人的東西。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挺有韌勁的。我的執行力比較強,一件事情開始的時候不見得發展得特別好,但從發始到收尾,我能把它越做越完善。
《21世紀》:華誼兄弟上市已一年,可以回顧一下公司的上市之路嗎?你覺得比較關鍵幾個節點在哪里?
王中軍:我覺得華誼在資本運作的幾個環節都遇到比較好的人,最早啟發我的是中金的朱云來和美林的劉二飛。他們是我在資本運作方面的啟蒙老師。我記得當時給我進行的上市掃盲課,就是朱云來專門在國際俱樂部給我上了半天課。比如公司的結構建設,公司為什么要融資,為什么要吸收戰略投資人等。
2007年馬云加入投資,這對我也是很大的幫助,除了帶來資金這個表面的現象外,實際上馬云無形中帶來一個更好的東西——鼓勵我們發展企業的信心。因為馬云那個時候也是成功人士,他投資一個公司證明這個公司還是很有潛力的。
2008年底,江南春、虞鋒等就成為了我的股東,從社會關注等方面,都給華誼帶來了幫助。
我們公司這幾個股東的引入都是很自然的過程。在與這些股東洽談時,他們也沒有過多關注在價格方面的問題。
《21世紀》:有一點很關鍵,一路以來無論是你的資本運作顧問也好,引入的公司股東也好,都是商業界的精英人物,這給你的公司實際帶來了什么?
王中軍:朱云來和劉二飛很熱心,他們給我的幫助大都是那種潛移默化的。他們給我灌輸資本運作概念的過程有點像“掃盲”,他們把我約到國際俱樂部,點上茶,拿張紙,對公司結構,未來發展線路圖,對公司上市,還有上市以后對公司帶來的變化都給我逐一剖析,我覺得我都聽到心里了。
馬云他是一個更浪漫的人,他是覺得雖然天下難事特別多,但是華誼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前中間所有吃的苦都不需要在乎,他帶來的這種公司文化也是潛移默化的。
后來虞鋒他們成為股東這個階段時,給我們的團隊帶來了多樣性,我覺得一個團隊的形成應該有各種各樣的人,才會更加合適。比如虞鋒就有自己特點,他是上海人,很細致,他做事情性格也好,這使我們的團隊更為協調。{page_break}
好電影是華誼的立家之本
朱云來和劉二飛給我灌輸資本運作概念的過程有點像“掃盲”。馬云是一個更浪漫的人,他是覺得雖然天下難事特別多,但是華誼應該有一個遠大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前中間所有吃的苦都不需要在乎,虞鋒有自己特點,他是上海人,很細致,他做事情性格也好,這使我們的團隊更為協調。
《21世紀》:上市對公司運作,還有你本人的工作產生了什么變化?
王中軍:其實我們公司在上市之前從法律結構,從財務制度,都是按上市公司的要求來做的,所以華誼上市后的經營格局、方式上沒有巨大變化。最大變化就是上市公司必須按季度披露業績,但是現在華誼走過一年已經習慣了這種季度披露制度了。
當然我覺得最根本的變化還是心態變化,從資本能力、品牌能力和未來目標來看,我覺得上市后其實更安全了。第二是華誼的目標更遠大了,這個目標的遠大首先是我們自己愿意立下更遠大的目標,其次是社會鞭笞華誼有更遠大的愿景。
《21世紀》:上市后對華誼的融資運作,特別是電影項目的運作帶來了什么改變?
王中軍:我們上市以后,有募集資金在手,投資壓力就不大了。
上市前《集結號》的拍攝資金就是我以個人資產擔保的,雖然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拍《集結號》會賠,我覺得我們公司也能夠承擔這個風險。但當時我們的財務還是比較有壓力,財務經常會說,老板,你下一段時間用多少錢。
現在我的腦子里頭沒有資金問題,我們只關注產品,產品最重要。有好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回報。我們有好導演,好劇本,好概念,還會擔心沒有收益嗎?
今年的《狄仁杰——通天帝國》很成功,我們明年有計劃繼續拍攝,但是這依托上市后帶來的融資,如果沒有現在這么通暢的資金鏈,我也不敢遐想了。
上市讓我感覺更安全
我覺得上市后其實更安全了。現在我的腦子里頭沒有資金問題,我們只關注產品,產品最重要。有好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回報。我們有好導演,好劇本,好概念,還會擔心沒有收益嗎?
《21世紀》:外界目前仍擔憂,知名導演、藝人的流失會引發華誼兄弟公司風險,還有就是隨著解禁潮的來臨,一些股東也開始拋售公司股份,這點也給市場帶來一些擔憂你如何看待這一點?
王中軍:前段時間小剛在微博發表那條消息,我覺得寫得很正確,這個問題早就應該這樣來解釋。小剛說,人人都說華誼對我有依賴,所以成了軟肋。為什么對我有依賴就有軟肋,沒有依賴的人沒有軟肋嗎?我們中國有了原子彈反而說是有軟肋,沒有原子彈的人倒說他是優勢了,這個是沒有道理的事情。
華誼確實對一些人和團隊有依賴,比如像馮小剛、陳國富那么好的團隊。如果我沒有認識馮小剛,我可以說我現在可能不做電影這個行業了。
還有藝人方面也是如此,我覺得華誼藝人很多,一些一線明星的離開其實對華誼的影響并不大,他們的離開對我們的商業經營沒有明顯的影響。
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我們確實走了部分一線明星,但他們已經為你服務六年了,到了合約期了,但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空出位置培養新人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資源向新人傾斜。其實新人的利潤相對更高,如果留下一個一線明星但是只能分成5%,而空出一個位置培養二線明星,卻能收30%代理費,哪個更合適呢?我的心態就是誰往高處走都可以,不然人家跟你創業最后追求的是什么呢?
除了藝人之外,今年我們到了解禁期,有股東拋售,這引來了市場的一些議論。這個我就想得開。創業為什么呢?不就是為了財富嗎?財富是人追求的目標中很重要的環節,光有夢想沒有財富,是不成立。我從來不認為人家把股票賣了是對公司的不忠誠,或者不看好公司,我覺得這是兩碼事。
依賴馮小剛不是軟肋
我們有明星,有這么好的制片人,我可以依賴的優秀人才有這么多,其實是我的優勢,反而讓有些人看成是我的劣勢,為什么依賴就成了軟肋呢?我的心態就是誰往高處走都可以。股東解禁拋售是很正常的事。我從來不認為人家把股票賣了是對公司的不忠誠,或者不看好公司。
《21世紀》:大家還是覺得電影業是高風險的行業,投資下去,票房賣的好,會有比較好的收益,票房賣得不好就黃了。有一些研究員把華誼與上市公司獐子島進行比較,它們是做海參養殖的,向深海撒下種苗,三年之后長出來,原來是5分東西后來變成50塊到100塊。華誼是否也是這種低投入高回報、風險大、回收期長的形式?
王中軍:別人說電影有風險,其實我們電影的產生過程就是一個項目論證的過程。我們對于一個電影的票房是有預期的,具體到決策討論階段,我們是通過倒推來預算電影投資的。
對電影這個行業,我腦子里都是清楚的,所以做起來也是比較有信心。影視制作,以有經驗公司來講的話,從看劇本,定導演,定格局,定預算,再到最后預期回報與實際收益之間的差異不是特別大。比如我們現在的電視劇制作,我們預期與實際回報之間只有不到5%左右的誤差,比如單集你預計賣100萬,最后實際的回報最多只差2萬左右。
《21世紀》:今年以來,華誼又有多部大片上映,就電影業務來說,從確立什么題材內容、投入多少資金,到最后確定,在華誼是一個什么樣的流程?哪個環節需要你拍板?
王中軍:我們每部電影的創作周期比較緊密,節奏也把握得比較好,總體來說是比較高效的。比如馮小剛近幾部電影都是平行啟動的,在馮小剛拍《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其實《非誠勿擾》已經平行啟動了。我們對小剛的設想就是,拍一部大的,再拍一部輕松的,下一步有相對再大一點,做更有探索性的嘗試。
具體到電影的決策流程,其實每個電影在剛開始都是一個概念,我們會有一個電影決策班子先審讀劇本。我們決策班子非常簡單,比如馮小剛、陳國富、我,加中磊就組成一個決策班子,有A、B、C三個劇本,我們同時閱讀,當大家對其中一個劇本達成共識后,電影就立項了。此外我們還有顧問班子,兩個班子看完了劇本后,電影的大體方向就定下來了。我們定了方向后,就跟財務談預算。因為我們的決策團隊都是有經驗的人,每個人腦子對電影的場面,演員方向都有清楚的概念,比如馮小剛說給我多少天多少資金,我可以把這個戲拍成什么樣的效果,這個戲最后票房達到多少能夠持平。另外我們還有國內、國際發行團隊來參與研究決策。
對于電影行業,我腦子里都是清楚的對電影這個行業,我腦子里都是清楚的,所以做起來也是比較有信心。影視制作不是像一些行業外人士想的那樣大風險,我們的制作過程與一些剛在成長期的公司也不一樣,華誼其實算是電影行業的領袖級企業。
《21世紀》:華誼是個智力型企業,導演、制片人等創作團隊的創造力是這個企業的重要價值。假如馮小剛未來創作力透支了,你接下來如何推出新的產品?此外,觀眾欣賞水平不斷進步,你們如何應對這點?
王中軍:新的人才一定會出來的。我就不相信,難道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這一批導演之后,中國就沒有電影了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新人一定會出來,只是什么時候出來。所以華誼一直非常強調拍攝中小片發掘新人比如我們拍《可可西里》,《卡拉是條狗》,《李米的猜想》這些戲的時候,最大訴求就是發掘新導演。其實中小片賺錢真的是不容易的,像《瘋狂的石頭》那樣機會是八百年一遇的。作為公司不能這樣出發來想,因為這是帶有賭博性質的。但是我覺得從社會責任出發來看,華誼挖掘新人是個很重要的義務,所以我們也一直堅持在做這方面的努力。
這幾年冒出來的新導演,除了寧浩一個人不是華誼做出來的,剩下年輕的陸川、高群書等兩個人都是華誼培養的。
《21世紀》:但這種“新產品”的研發成本很高,很多生產型企業的新產品是在實驗里做的,他們成本是可控制的,華誼如何控制這方面的成本?
王中軍:我們也是實驗室,但這個實驗室是有一定把握的實戰實驗室。首先,我們的可控性體現在我們監制系統的可控性上。華誼的監制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像《風聲》,監制陳國富就為公司帶來最大的把握,《風聲》的整個創作團隊是公司的優秀力量,劇本也是公司把握好的。
比如前一段媒體說我們要拍《太極》,會找馮小剛來導,李連杰來演。我們就會考慮是否由李連杰主演,馮小剛監制,袁和平動作指導,配合找一個新導演。培養一個新導演不是簡單的事情,一個有潛質的導演原來拍過小片了,但沒有拍過大片,他的敘事能力,對文化的感受都需要經歷考驗。
此外這個產品還有一個訴求,就是希望能找到新的一代武打明星。{page_break}
華誼實驗室
新人一定會出來,只是什么時候出來。所以華誼一直非常強調拍攝中小片發掘新人比如我們拍《可可西里》,《卡拉是條狗》,《李米的猜想》這些戲的時候,最大訴求就是發掘新導演。我們也是實驗室,但這個實驗室是有一定把握的實戰實驗室。
《21世紀》:華誼宣布將與巨人網絡成立合資公司“北京華誼巨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誼巨人未來產品的定位是什么呢?
王中軍:這案子其實是年初的時候我跟史玉柱談起來的,當時大家就覺得,不管從什么角度,這個合作都是雙贏的。
我們這回整合主要目標還是建立一個團隊。我們把一個大概70人的團隊從巨人公司整個移植過來的,注入到新公司里面。這個團隊現在已經有一個規模不大但是發展相對穩定的產品——萬王之王3,這個產品已經開始運營,并已經盈利。這次史玉柱帶來的是一個已經整合了三年的比較成熟的團隊,這個團隊的負責人原來金山的副總經理,他到巨人已經有兩三年了。
華誼以這種方式進入游戲行業是比較穩健的,因為我們不是去收購一個還處于初始研發階段的公司,而是一個已經上線的中小型公司,我進入到游戲領域的目標是最終建成500人左右的比較好的團隊。
《21世紀》:3G等Vision Values網的發展迅速,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它的發展是從設備商,到光纖光纜,最后到內容供應商的,華誼作為內容供應商未來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王中軍:華誼作為內容提供商,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拍好作品。但我們也有投資掌趣科技這種手機游戲公司,我們將來還有別的動作往渠道上的發展去實驗。
我是看好新媒體的,以互聯網為例,在10年前大家能知道互聯網能夠做出像百度、騰訊這種企業嗎?我覺得三網融合未來肯定是讓內容提供商越來越有優勢,我們一定要有想法,只有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好了,我們就有很大的空間了。我們影視作品的主流收入(影院票房、電視臺播出版權)來源占95%左右,這個情況跟美國是倒掛的,美國大概主流收入30%,70%是其他后續授權(網絡授權等)收入。如果我們其他授權收入也能夠成長起來,比如《唐山大地震》主流收入賣了一億美金,后續收入帶來10%,就等于賣了一千萬美金。
《21世紀》:華誼未來有打造主題樂園的計劃嗎?
王中軍:我們其實一直探討華誼兄弟主題公園的概念。其實就是文化旅游。但這第一要謹慎,第二個要有一定的資金規模,不是你想就落實的,落地一個主體公園,得投入上百億資金。現在中國老百姓的眼光也越來越寬廣了,我們得提供一個超水平的主題樂園,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比如說《集結號》的電影這么深入人心,我們華誼兄弟主題公園里復原一個《集結號》開頭城堡戰的場景,鋪個180米的場地,年輕游客在里面體驗實戰。再比如《非誠勿擾》里面的教堂,我們也在樂園里建一個,大家可以進去里面傾訴。還有《通天帝國》里的鬼城,如果把這個場景放在游樂場里,游客坐一個小船在里面穿梭,整個游樂過程又嚇人又好玩,我覺得這些肯定是有意思的。這個就是我們未來模式。
大傳媒概念
游戲是我最想進入的行業。因為我覺得游戲和電影太像了,它的創作過程就像一部大戲。從上市第一天起,我對影視這個概念就不是特別強調,我覺得華誼兄弟還是一個布局大娛樂、大文化概念的公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