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期貨:棉花后市“軟綿綿”
自9月上旬新年度棉花零成交的記錄。第一次成交直到國慶長假后才出現,而90噸的成交量與當天24300噸的收儲計劃也是相去甚遠。個中原因,除了棉花采摘、加工等環節復雜,短期內市場上可供交儲的棉花數量不足外,棉價下跌、棉農惜售的情緒強烈也是重要因素。
宏觀經濟內憂外患
進入9月份以來,歐債危機繼續蔓延。這邊希臘危機因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擴容的方案通過得以暫時緩解,那邊西班牙、意大利主權信用評級再遭調降,令市場對于新一輪金融危機的擔憂加劇。評級機構下調評級、歐洲領導人意見不統一、討論聯手救市方案等這些或好或壞的消息,繼續沖擊著全球金融市場脆弱的神經。
從國內形勢來看,雖然信貸緊張的問題已經造成了相當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但是國內通脹壓力仍然偏大。今年3季度cpi數據即將公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市場普遍預計9月份cpi將繼續保持在6%以上的高位,因此政策從緊的預期難以放松。
基本面支撐有待考驗
近期受動蕩的國際經濟形勢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紛紛下挫,國際棉花價格進一步回落,圍繞100美分波動,進口棉花價格也應聲下跌,且相比國內棉花現貨價格優勢逐步顯現,國內用棉企業的進口棉花采購量有所增加。受此影響,美棉出口數據也明顯好轉,近一個月以來出口簽約率基本為正值,一掃上半年以來的不振。
除進口棉花采購量增加帶來沖擊外,國內消費需求也持續低迷。棉花現貨價格的持續反彈并沒能有效帶動棉紗銷售的改善,價格趨穩也未能有效增強勢場信心。在棉價”過山車“行情下,紡織企業承擔了巨大的風險,不敢貿然囤棉,也不敢接大單長單。而受炒作資金的撤離、供需基本面情況反轉等因素影響,當前棉花價格已經漸趨平穩,但是國內消費市場仍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紡織企業訂單量增加有限,8月份紡織品出口的實際增長量以及pmi數據的不景氣顯示紡織行業發展速度遇阻趨緩。多數企業對后市仍舊不太看好,觀望氣氛未消,且新棉即將上市,供應上也存在壓力。棉花基本面的支撐力度不足,能否扭轉頹勢尚待觀察。
”金九“行情沒有如期而至,市場對于”銀十“的預期也有所降低。根據往年的市場情況,10月份是新棉大量上市、用棉企業集中補庫的時節,棉花價格也往往在這個時候達到年內高點,但是在下游消費需求沒有根本改觀的情況下,企業補庫規模及對棉價的拉升作用仍有待考驗。
從期貨盤面來看,鄭棉主力合約成交量、持倉量俱減,資金持續流出,弱勢盡顯。在上有需求乏力壓制、下有國家收儲政策托底的情況下,棉價的波動范圍將受到限制而收窄。因此棉花后市或因外圍市場環境影響而波動,但總體價格預計將以穩定為主,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