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重拳出擊劍指不合理詢價現象:IPO抱團壓價現象有所改善
7月份以來,針對市場關注的“抱團報價”等新股發行定價問題,監管層頻頻出手。
先是上交所對6家資產管理機構予以監管警示,隨后,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對11家報價機構采取自律措施。8月6日,證監會更是劍指“抱團報價”,對《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部分條款進行修改,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面對監管層重拳出擊,新股詢價市場的“抱團”行為是否已有改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截至8月16日,8月以來已有21只新股完成發行,其中注冊制完成發行的新股(創業板及科創板)15只,平均發行市盈率為40倍,其中8只新股市盈率超過23倍,占比超過五成,較7月份市盈率超過23倍的新股占比不到四成的情況明顯好轉。
此外,早前備受詬病的“報價高集中度”的情況也有所改善。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披露了初步詢價明細的注冊制企業合計12只,記者統計這12只新股的詢價數據發現,12只個股報價均較為分散,其中最終發行價是集中度最高價位(即機構給出的最高頻次的報價)的企業僅1家,大多數企業(10家)的最終發行價格都不是集中度最高的前十個價位;企業的申報價位數都在32個以上,最多的海天瑞聲申報價位達到96個。
“證監會的《特別規定》擬取消創業板IPO定價與申購安排等掛鉤要求,刪除累計投標詢價發行價格區間的相關規定。整體來看修訂內容較為謹慎,雖然預期效果有限,但還是對注冊制IPO發行中不合理的詢價行為有一定威懾。”8月16日,滬上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受訪指出。
7月份以來,針對市場關注的“抱團報價”等新股發行定價問題,監管層頻頻出手。-視覺中國
監管層打擊“抱團報價”
隨著市場化詢價機制持續運行,注冊制下的新股發行價格正在產生顯著分化,層出不窮的低價發行引發了市場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思考。
早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今年1-7月上旬,190家完成網上發行的注冊制下申報企業,發行境遇“冰火兩重天”,不少企業發行定價持續“向下擊穿”、疑被機構壓價狀況顯著。
其中,多達159家企業IPO無法足額募資,占比超過八成,其中90家企業發行市盈率不到23倍,2021年1-7月上旬,市盈率低于23倍的企業占比高達47.37%,而在此之前的2019年、2020年發行市盈率低于23倍企業分別占比1.49%、7.5%。
從各大“低價股”的詢價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的報價中的“低價化”“集中化”趨勢十分明顯。較典型的如正元地信,其網下發行共收到503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0534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剔除無效報價后,報價區間為1.97元/股-28.12元/股,合計有10個價格。
但詭異的是,10個價格中,除了最高的28.12元/股的報價外,其它9個價位的報價均集中在3元/股以下,其中本次發行的1.97元/股的價位的申購數量占總的申購數量的比例高達93.58%。
從詢價的對象類型來看,財務公司、個人投資者、證券公司三個投資者類型初步詢價價格,上下限與本輪發行的1.97元/股的價格完全一致,尤其是證券公司,共192個投資者數量,全部都報出了1.97元/股。而28.12元/股這一最高報價,僅由2家機構報出,且還都來自于同一家私募公司。
隨著注冊制下的A股市場頻頻誕生低發行價、低市盈率、低募資額的“三低”新股,而相關個股在上市首日又無一例外地獲得了資金追捧,股價翻番,這一反差背后的機構“抱團報價”現象引發監管關注。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此次《特別規定》的修訂一方面是體現了監管對注冊制下新股定價問題的關注,另一方面并沒有改變新股定價整體趨勢,更多是謹慎的修正。“確實會增加博弈空間,報價可能不會那么集中了。”
“抱團報價”有所改善
從8月以來的IPO詢價情況來看,抱團壓價情況已有改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了8月以來注冊制下發行的15只新股,數據顯示,它們合計募資208億元,其中4家實現超募,8家沒有足額募資,占比約為53%,該比例較今年前七個月明顯下降(今年1-7月上旬有超八成企業無法足額募資)。
這些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為40倍,發行市盈率中位數為24.94倍,而在2021年1-7月上旬,注冊制下IPO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約為30.55倍,市盈率中位數為23.44倍。其中,艾為電子、壹石通、普冉股份等企業的發行市盈率要遠高于行業平均值。
不過,也有企業如義翹神州、海天瑞聲等發行市盈率較行業平均市盈率要低,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股發行定價受到市場環境、行業受資本市場認可度以及企業本身質地等因素影響。
世和基因董秘李稷文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新股的定價更多還是跟二級市場相關,“市場上現在熱鬧概念股的價格漲上天,但也有企業股價、市盈率不斷創新低。IPO招股書重要的一章節是‘可比公司’,包括詢價機構在內的所有打新機構都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可比公司當前的市盈率。有些可比上市公司在行業排名甚至位于擬發行公司之前,市盈率卻在20倍及以下,詢價機構怎么可能報高價?”
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隨著監管層頻繁重拳出擊,“抱團”報價現象也在好轉。記者統計了8月以來,Wind數據上披露的12只注冊制新股初步詢價情況,發現這些個股的報價均較為分散。
首先,參與詢價的機構給出的申報價位數量均在32個及以上,其中海天瑞聲收到的11447個報價中,包含的申報價位數量更是達到96個,最高集中度的價位是37.20元/股,略高于公司最終確定的發行價(36.94元/股),合計有1842個配售對象給出了這個價格,涉及65家機構。
整體來看,這12只新股中,最高集中度的價位與最終發行價重合的情況,只發生在悅安新材這一家企業身上,其發行價為11.76元/股,其中有6597個配售對象給出這一價格,占總配售對象的比例為56%。
此外,給出最高集中度價格的配售對象數量占總數的比例均在60%以下,僅4只新股該占比超過50%,其中占比最低的、報價最為分散的是雷電微力,其9488個配售對象合計給出72個申報價位,其中1167個配售對象給出的價位是60.75元/股(即該股的最高集中度價位),而公司最終的發行價為60.64元/股,發行市盈率為50.33倍,略高于行業45.88倍的平均市盈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