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隊”成了股民新伙伴的時候市場會怎么走
如果說大半年前,“國家隊”資金為穩定市場而大規模入場時,人們更多的是把它們視為“救火隊”,想到的只是這下“千股跌?!钡母窬挚梢愿淖兞?,至于說“國家隊”資金進入股市后,將怎樣影響行情的變化,大家恐怕還沒有來得及去想。
從普通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過去公司的自由流通股,很多是集中在公募和私募基金上,當然也有所謂的“牛散”也會拿一些??陀^而言,這些自由流通股的股東,在操作上大都以中短線為主,在行情大幅度波動時,其操作頻次會很高,博取差價收益的特征也十分明顯。而這樣的操作模式,“國家隊”是否也會沿用呢?一段時間來,坊間也一直有“國家隊”賣股票的傳聞,他們似乎也在博差價。不過,現在不少投資者關注到“國家隊”成為其股市上的新伙伴后,還是很感慨的,也有些新的想法出現。
如今,上市公司去年年報都已經公布了,顯示“國家隊”持有的股票市值超過2萬億元,扣除去年“股災”之前就持有的部分(主要是一些銀行股)后,總量也在1萬億元以上。無疑,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而更加引人關注的是,“國家隊”現在還是40余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而這些公司大都分布在中小板與創業板上。換言之,“國家隊”掌控了一批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相當數量的自由流通股,從而在市場上扮演了一個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角色。
在人們的印象中,過去“國家隊”持股一般周期都很長,匯金公司以前就買入過不少銀行股,大都拿了好幾年,它們買的ETF,也在持有多年后才在去年股市暴漲時賣出了一些。當然,這符合其穩健投資、尋求中長期收益的投資宗旨。但問題是,現在還大量投資了中小市值股票,在這些公司,股東的收益恐怕很難通過紅利分配實現,而是需要在二級市場上以買賣差價的方式來實現。
譬如說,如果“國家隊”還是中長期投資,那么因為其持有相當數量的自由流通股,在市場上實際流通的股票數量自然也就減少了,這樣在具體的操作上就會有些新的變化,畢竟“盤子”是比較輕了。再譬如說,如果“國家隊”調整了操作模式,也注重挖掘短線的操作機會,那么其它投資者對于這個股票,自然會望而生畏,面對最大的自由流通股股東,別人就不會輕舉妄動。這是否會影響相關股票的價格彈性,盡管現在還缺乏這方面的實證研究,但的確有很多投資者對此事有一些想法,市場上也出現了“暫且”回避這類股票的投資建議。
其實,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與其費盡心思地琢磨“國家隊”的行為舉措,不如深刻研究股市的發展規律。中國股市的過度投機以及漠視價值的模式,早晚是會改變的,而機構投資者的進一步發展,也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大家需要了解“國家隊”的行為,并且與之形成良性的互動,展開合作型博弈,共同持有好股票。在這里,拋棄短線思維,更多地在企業成長中實現投資收益,這樣不但與“國家隊”和諧了,也找到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