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打開外延并購想象空間 機構攢局尋覓定增“套利空間”
讓機構興奮的是此次新規的“可套利性”。而在并購重組及再融資寬松周期下,中小盤股尤其是創業板公司的外延式并購又重新開始被提及,2020年初新的一級半市場周期或將開啟。
疫情影響尚未徹底解除,但無礙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就在上周五(即2月14日)證監會向市場派發了情人節政策禮包,2019年11月發布修訂征求意見稿的再融資新規終于落地。
本周是再融資新規落地的第一周,市場的各個角落明顯已經躁動起來。無論是券商研究員,私募機構以及投行從業人士,大家從周末開始就在拉名單,找標的,建群和攢局,相比以往數年資本市場的嚴監管周期,大家都覺得政策的春風吹來了資本市場的“春天”。
與此同時,伴隨著近期創業板指數站上高點,中小盤股獲得了很久未有的市場關注。在并購重組及再融資寬松周期下,中小盤股尤其是創業板公司的外延式并購又重新開始被提及,2020年初新的一級半市場周期或將開啟。
融資局熱情再起
“我們有幾個LP的群,平時除了日常維護之外,比較安靜,但再融資新規發布的當晚,群里就開始熱鬧起來了,很多投資人都問我們的資金要不要去做定增的套利,有好標的的話LP這邊就可以介紹。”北京地區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總監告訴記者,已經很久沒見到過大家關心定增的產品。
記者也了解到,新規落地后直接點燃了市場的熱情,盡管因為疫情各類業務還在逐步恢復線下交流,但線上已經熱火朝天。
“再融資新規落地讓我們意識到今年一定要做些什么,周末就已經安排部門同事拉詳細的數據,如果有聯系的企業,周一一上班就開始聯系對接下。”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資深保代告訴記者。該人士還表示,新規生效后大大增大了可以融資的公司數量,這對潛在業務數量有極大的提升。
讓機構如此興奮的還是此次新規的可“套利性”。根據機構的測算,定價定增的定價基準日由發行期首日改回為董事會決議日、股東大會決議日或發行期首日。這意味著,定價定增可以提前鎖價,并且底價由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因此對于定價定增,僅考慮折價率(一般為底價)貢獻的收益,年化收益即可達16.7%,高折價投資價值凸顯。
開源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表示,競價定增依舊是發行期首日定價,但底價折扣由9折改為8折,鎖定期由12個月改為6個月。新規后競價定增的吸引力也將大幅提升,但資金進入需要時間,目前定增市場仍舊是供大于求,短期內存在折價率較高、鎖定期短、減持不受限的高折價套利機會。
記者了解到,一些機構已經劃定了選擇標的方向。其中一家機構的人士告訴記者:“本次新規對創業板來說邊際變化較大,此前重組新規中放開了創業板重組,本次再融資新規讓原本不滿足連續2年盈利條件的公司也被允許發行定增。預計這些公司的定增訴求較高。這其中我們看好2017年虧損、但2018年盈利或是2017年盈利、2018年虧損,但預計2019年盈利的科技類公司,進一步分析當年虧損原因,預計此后基本面上行的優質公司。如今新規落地,其中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未來發布定增計劃的公司,而市值則篩選200億元以下,50億元以上的。”
與此同時,更令市場興奮的是此次新規將門檻降至了百萬級,也就是說相比此前的定增,賺錢的門檻大幅下降。
根據開源證券統計,以2019年發行實施的112例競價定增為例,平均的實際募資規模僅8.54億元,按35名發行對象均分,單份金額僅2440萬元。考慮到還有部分不到2億的小型配套融資項目,定增的參與門檻將下降至百萬級。
“門檻的大幅下降不僅意味著此前定增市場的‘拼單’(單份金額過大,需要多個投資者拼成一份)需求大幅下滑,同時也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到定增市場投資中來。我們預計未來個人投資者、私募投資者、公募投資者、保險機構、企業年金、社保等各方都將參與進來,參與的資金和主體將更加多元化,定增將會成為權益投資的一個重要投資手段。”孫金鉅表示。
外延式并購再被提及
再融資松綁影響的并不僅是定增套利的收益率,一直以來再融資都和并購重估處在同一監管周期中,而這一輪也是同樣的情形。2018年10月并購重估開始走向寬松,而如今再融資正式完成松綁,意味著一個大周期的來臨,因此伴隨著新規落地,市場又喊出了中小盤外延式并購的說法。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定增是企業從“小而美”發展為“大而強”的有力武器,定增融資能推動企業的內生擴張,定增并購也是企業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縱向并購,上市公司能控制大量關鍵原材料和銷售渠道,有力地控制競爭對手的活動,提高企業所在領域的進入壁壘和企業的差異化優勢。通過橫向并購,上市公司可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形成規模經濟,成為市場的領軍者。
國信證券分析師曾光也表示:“本次再融資新規主要有助于上市公司層面依托資金支撐更好地整合謀發展,因此主要利好板塊具有外延并購擴張整合邏輯的中小創龍頭。具體來看,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有較好并購整合外延空間,且龍頭本身經營能力較為突出的個股較受關注。”
不過,也有券商人士認為,再融資新規落地確實有利中小盤成長股通過合理并購做大做強,但由于市場在 2014-2015年炒作并購后遭遇持續商譽減值之痛,市場不會再輕易回到“垃圾股”持續炒作的風氣。
但再融資新規落地對中小盤股在二級市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前述北京地區的私募人士指出:“再融資和并購重組的放松是成長風格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具體來看,2014年至2015年的并購放松期中, 成長風格大幅跑贏藍籌風格;2016年至2018年的并購收緊期中,藍籌風格顯著領先成長風格;自2019年并購重組和再融資逐步放松以來,成長風格再次大幅跑贏。原因在于,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成長股更能受益于并購重組的放松,繼而在股價表現上超額收益顯著。”
(編輯:巫燕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