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的波動變幻莫測 A股也有季節性效應
股票市場的波動變幻莫測,但從歷史數據中依然能找到季節性波動的跡象。春季行情的形成,或與春節后資金回流、長假后市場活躍度恢復、兩會及其他重要會議召開等季節性出現的因素有關聯。
從近20年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春季的2/3/4月行情較好。其中2月勝率最高達70%,但由于漲幅大都較小,該月相對勝率并不算高;4月的平均漲幅最高為3.39%,但勝率/相對勝率僅為60%/50%,表明該月的高收益以較高風險為代價;3月的漲幅、勝率、相對勝率都較好,風險收益匹配情況更佳。
過去20年若從春節持有上證指數組合到4月上旬,則年均漲7.35%,中位數7.97%,勝率為80%(20年中有16年上漲)。
從5月開始,市場的勝率與漲跌幅逐漸走低,表現為夏季的市場低迷。一直到11月股市才重有起色。而12月/1月的行情在冬日里又重歸冷淡。其中12月雖然平均漲幅可觀,但勝率/相對勝率都僅為50%左右,若排除2006、2014牛市干擾,平均漲幅接近零。全年月行情高峰在2、3、4、11月,低谷在1、6、8、9月,呈現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的格局。
以下是分季度的漲跌幅情況統計:
李少君還進一步統計到,過去20年若從春節持有上證指數組合到4月上旬,時間區間內上證數值平均漲7.35%,中位數7.97%,勝率為80%(20年中有16年上漲)。
針對2-4月的“春季行情”,李少君認為,“春季行情”的形成,與春節后資金回流、市場活躍度恢復、兩會及其他重要會議召開等季節性出現的因素均有關聯。如果結合分析春節效應與兩會效應選擇春節到4月上旬為持倉期間,則可以進一步提高勝率。
近10年規律:2、3、4、7、10月行情好,1、6、8月表現差。在近10年,上半年的波動規律不變,但相對下半年的優勢不再明顯。而下半年格局變化較大:一方面是11月的行情提前到10月,形成了俗稱的“秋季行情”;另一方面7月的勝率大幅提高。
這些變化可能跟季度末資金面波動有關,引起7月、10月初資金回流激活行情,這種資金面季節性波動在更早的年份并不顯著。另外,10月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投票也可能是重要原因。該投票是從2007年開始才固定在10月進行,它可能通過季節性的賣方集中服務,帶來季節性的市場活躍。
李少君稱,總體來看,春季行情的走勢特征在過去20年較為穩定,恰當選擇時間窗口有八成左右的獲利把握;而下半年的走勢特征變遷較大,需要結合資金面效應、假期效應、會議效應進一步分析。漲跌幅與勝率都較低的月份是1月、6月、8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